首页 家庭教育 古代的高考(古代高考考什么)

古代的高考(古代高考考什么)

家庭教育 2024-05-29 21:51:51 131 教育网

原标题:古代的“高考”有多难?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它始于隋朝605年,止于清朝1905年,历时1300多年。

古代的高考(古代高考考什么)

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世界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考试制度。

很多人认为科举的内容很简单,只考八篇文章等内容。只要能记住指定的书籍,名利双收并不难。

但这种情况并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告诉大家古代的“高考”有多难。

首先,考生必须阅读并背诵《论语》、《孟》、《诗经》、《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这些作品约有40万字。

其次,考生还需要阅读数倍于原文的注释,以及其他无法亲自阅读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我们以清朝的科举考试为例。读书人必须参加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

这四个级别分别是大学试、乡试、普通试和殿试。可以说,层层考试,层层选拔。

以光绪三十年的科举为例。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数万人,但进入殿试的进士只有273人。

这273名候选人都是贡士。也就是说,他们从县里的进士,到省里的进士,再到礼部的贡士,并逐渐通过了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

只有参加过殿试的进士,才能获得“进士”的资格。你可以想一想,这样的考试要精挑细选人才是多么困难。

参加殿试的内容分为三期。第一部分由五篇历史论文组成,内容涉及国家安全、民族政策等方面。

第二个部分是关于各国的政治、艺术、科学和政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引经据典,更重要的是,一定与当时的世界格局、国内现状、法律政策有关。

第三场比赛是《四书》《五经》。虽然里面的题目都与传统文化有关,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相关历史,想要取得好的排名可能并不容易。

因此,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与今天的高考有很大不同。

这种百万分之一的科举考试,更像是我们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其实,他们的实质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为国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好的,今天就这样。如果您喜欢此类内容,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