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家庭教育机,山东家庭教育机构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东家庭教育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山东家庭教育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父母总是贬低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怎样才能改变?
父母贬低孩子,其实是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他们无法承受自己做得不好以后导致的屈辱感,所以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坏的部分,投射给孩子,事实上这样非常有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好。
还有一种可能,父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与自己沟通的方式传承了过来,他们没有学会直接的给予支持和鼓励,而是用贬低的方式,希望能激起孩子的斗志,虽然我觉得这样有点难。
如何改变,我不知道您说的是父母的角度还是孩子的角度。
如果是孩子,了解了父母为什么要贬低自己,就有可能给自己解绑,被贬低并非是自己不好,并非是自己不值得爱。
如果是父母,可能就要探索更深层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啊,父母这么做都是说为孩子好,都是说害怕孩子骄傲。但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这都属于一种语言暴力。
大家细想,如果用暴力的手段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歧,那这种手段就是战争啊。一旦爆发战争,不管战败地方还是战胜的一方,双方的损失都必将重大。
仔细追究他内在的心理原因,其实都是控制欲在做作祟。
其实很少有家长有意识的这么做,这些行为呢,其实都是潜意识在起作用。但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家长们能够意识到,这这种行为属于家庭PUA。这种行为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就比如一个国家要战胜另外一个国家,先摧毁他的军事目标和经济命脉。这样的话,这个国家呢他就不能反抗了呀,这样的就能达到掠夺的目的了。但是真正要做到征服,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文化和思想的入侵。文化和思想才是一个民族自信心的来源。五千年来我们国家无数次被外族入侵,之所以屹立不倒,不就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文化底蕴,保持了名族自信心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家长和孩子,语言暴力呢就是说孩子,你想的不对啊,你没文化之类的语言。这样做的后果呢,就是让孩子没有思想,没有自信,只能任人摆布。相信没有家长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吧。
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跟孩子建立沟通渠道,向国家跟国家一样,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分歧。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既然沟通,那么平等是首要的。
作为孩子,多主动的跟家长沟通,如果遇到家长语言暴力,可以主动提出来问问家长,你是想打击我的自信心,让我将来容易被人控制吗?大部分的家长啊,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些,如果有人提出来,他们会翻然醒悟。
这件事情,在我家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我做得多好,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表扬,还惹来很多批评。我还没上学的时候,父母老是跟我说表哥成绩有多好,考了99分啥的。等我一上一年级,我连续5次考了100分,父母不曾夸我一句。倒是第六次考了99分,一直数落我。
在家里,我是家务活做得最多的,父母没有夸我,反而偶尔有一次偷懒,就要被说。
每次人家来我家里,看到满墙的奖状,夸我的时候,父母总是转移话题,说人家的女儿多好看,我家的女儿很黑。人家的女儿已经在上班挣钱了,我家的还在读书花钱。然后,从小被说黑这点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阴影。搞得我一直以为自己很难看,也不怎么照镜子,不怎么爱与人对视。好在很多人对我还不错,让我不至于自闭。
不过,父母这种不断贬低自己孩子的行为,是真的会让孩子自卑。当我上大学以后,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不敢去竞争,因为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结束了才知道,原来我的实力是比别人强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孩子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而产生很多心理阴影阻碍了更好的发展,但我想,肯定不在少数。这也许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内敛而含蓄的,听到别人夸自己会不好意思,而西方人会直接说谢谢,兴然接受。
当我看到中国老师来了的纪录片是,很心痛。美国孩子的59分可以得到夸奖,中国孩子的99分却得到批评。而当今时代,我看到很多年轻的父母已经改变了思维,开始夸奖孩子。所以,也许你的父母也需要多去开开眼界,才能有所改变吧。建议把这部纪录片拿给你的父母看,让他们能够有所改变。
面对孩子的教育,永远要记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大多数家长总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延伸,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自己没去过的地方“传承”给孩子,希望孩子去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
带有这种心理,我们就会苛责孩子,总是认为他这里没做到,那里没做好,实际上我们的要求是以自己成年人的要求在判断孩子,而实际上孩子所做的只不过是他那个年龄段应该做的而已。
同时,我们现在特别推崇“正面管教”,这就说明,过去,我们太不喜欢把夸奖与赞扬挂在嘴边了,总认为不能多夸奖孩子,夸多了孩子就骄傲了,飘飘然了,尾巴翘到天上了,总是认为要经常打击,把挫折教育贯穿日常才能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利。
贬低、讽刺、刺激——这种非“正面管教”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埋下了自我否定的种子!当你把那些 你认为的 孩子的优秀同龄者当做榜样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榜样?问题究竟出在谁的身上?你用对方法了吗?
想要培养一个“榜样型孩子”,就要让孩子在日常中树立信心。
第一,要换一种沟通方式。请那些把贬低,讽刺的话删除掉,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具体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孩子才能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欣然接受意见而不是与你抗衡。
第二,接受你的孩子。不要期待孩子会变成完美的天使,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又怎么能奢求小小的孩子去做到呢?
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个人来谈一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第一、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性学习,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的性格、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很不错的,在学校老师教授的学生很多知识性的内容,学生掌握的也还都不错。家庭教育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父母怎么做,孩子潜移默化就受到了影响。
第二、学校进行的是"泛"教育,家庭教育则是个性教育。学校教育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平等的,大家听同样的老师讲课,做同样的练习题。学校、老师对每个学生是一视同仁。而家庭教育相比来说就十分个性化了。孩子数学有天赋,父母数学方面引导孩子就引导的多一些。孩子比较爱画画,父母引导孩子在绘画方面多一些。
第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成才。能够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家庭教育训练孩子三方面能力在学校可以得心应手
从中国 “三岁看大”和西方“五岁定型”等发展心理学理论看,尽管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学后期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这好比家庭是原材料来源地,学校是材料加工厂一样,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原材料,一旦原材料定型是很难修复重塑的。
所以,一个人的成长必须从家庭教育抓起。
首先,建立自信心、自尊心。孩子自信心建立既是是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是来自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必然结果,娇生惯养的孩子很难有此体验。获得自信心、自尊心途径很多,但抓住两点也足以促成,一是多去户外,多接触大自然,做一些爬山过砍的挑战自然运动去获得;二是通过做家务,自己能办的事自己办,感受会更深刻。训练战胜困难的勇气,既能锻炼身体,也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这对于养成战胜困难的自信,乃至自尊都有好处。对于上学后战胜学习困难也有极大帮助。
第二,培养良好的品质。对于孩子的好品质,主要是对错的基本认知和情绪控制。能和群、能交友、能忍让,是训练的具体内容。家庭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游戏或其他活动,制定具体规矩,对错有标准,获胜有奖品,带有小刺激,父母参与,相互监督,既好玩又管用。通过潜移默化,把好品质训练寓于社交规则遵守、战胜困难获取自信之中,体现在交友的乐趣、是非观的建立之中。这对于上学后被同学们接纳很有帮助,为上学后很快适应环境打下基础。
第三,建立学习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都爱听故事,对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自己去学习,认字看故事书;再比如,孩子爱提问题,家长天天给他讲,间断了就不习惯,就会想方设法去看妈妈经常读的《十万个为什么》,由让父母读给他听到让父母教认字,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父母提高求,简单易行。归纳起来就是“兴趣”往往是通过“渴求”引起“注意”建立起来的,学习是兴趣激发出来的。兴趣学习是学习动力的初级形态,目的学习是学习动力的高级形态,但对于孩子兴趣学习仍然是前提条件,这对于学后期掌握学习方法很有益处。好的学习方法是一个人一生的修炼,小学阶段老师可能是保姆式的教育,到了大学,老师讲完课就完事,完全需要自学。所以,从兴趣学习到学习方法的掌握,再延伸到学习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人生。
不分主次相辅相成。
教育的目的是成人成才。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家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无法融入家庭的人更加无力融入社会。家庭教育是小学,是基础,是根本。
学校教育是阶梯,是实训,是过渡。
良好的家校配合沟通能够让孩子最终迈向社会成为人才。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既是各自独立、自成体系,有着严格区分的教育,又是彼此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处于孩子培养的基础地位,发挥塑造人格、奠基素质、和促进学习的作用;学校教育则处于孩子培养的关键地位,发挥完善人格与素质、造就成长与成才的作用。
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科学观念、科学方式方法,家长都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学习而获得;并且家长要经常进行家校交流与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向和措施。离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就无法科学有效的开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无法有效的得以解决。
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品行、习惯、兴趣、与心理,好的家庭教育给学校输送品行兼优的优质学生,坏的家庭教育则给学校输送品行皆差的劣质学生;学校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优劣,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再努力也是枉然。
以上论述属于大而化之,普遍情况;而具体到不同的孩子,家庭教育则复杂多样,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千奇百怪。例如留守儿童压根就是家庭教育缺失,缺乏爱的陪伴教育、是非规则教育、好习惯养成教育、兴趣指导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等,致使学校教育收效甚微。再如单亲家庭的丧偶式教育,孩子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初出现性格偏执脆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缺乏礼貌的交流沟通能力,致使学校教育难以开展教化。这些都是当今学校教育中难以为继的突出问题!
给孩子好的教育,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责任,更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密切配合,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才能有力地促使孩子的开心快乐成才,才能有力地促成孩子的未来事业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家庭教育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家庭教育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