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古代典籍家庭教育,古代典籍家庭教育有哪些

古代典籍家庭教育,古代典籍家庭教育有哪些

家庭教育 2024-05-07 16:40:02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典籍家庭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典籍家庭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教养的典籍?

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它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其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属于他律教化显现,教养一般指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推荐西格尔教养系列的经典著作《由内而外的教养》《全脑教养法》。

古代典籍家庭教育,古代典籍家庭教育有哪些

古代男子和女子必学的,东西?

古代六艺分别指的是:礼、乐、射、御、书以及数。“六艺”出自于古代典籍《周礼·保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王朝时期,六艺也就是要求当时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六种基本才能。按照现在的话来讲,“礼”就是指礼仪,“乐”指的是音乐,“射”指的是射箭,“御”指的是御马,“书”指的是书法以及“数”指的是算术。

古代女子必学的十八种技艺包括琴棋书画、三从四德、女红、相夫教子等等。其实古代女子需要掌握的技艺有很多,不过古代的封建思想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思想放在现代已经不适用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技巧已经没有学习的必要了。

不过时间放在古代,富家的千金大小姐主要的学习更加自由一点,而青楼女子更多重点在于琴棋书画方面的学习。

“今年桑叶贱如土,吴蚕戢戢多於鲁。

叶底时闻健食声,树头飒飒初来雨。

辛勤出火倏三眠,淮拟收功千万缕。

县官何忍为茧丝,女红切勿事纂组。

愚儒请遗天下衣,各使苍生有环堵。

天寒岁暮田舒翁,白发霜风吹两股。”-引用自虞俦《春蚕行》。 女红是古代女子最基本的技艺。古代女子的女红,主要是指纺线,织布,刺绣,缝纫。

民间有一些女红本领非常高的,还可进入宫廷,为皇家传授自己的技艺,甚至办理专门的女红传习所。

像三国时期的赵夫人可以在指尖上织成龙凤之锦,唐代卢眉娘可以在一尺绢上绣七卷的《法华经》,秀出了缩小版的字还丝毫不差。

与孟母三迁一样 都注重家庭建设的 故事?

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一个12岁的小男孩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要赔偿12.5美元。孩子找父亲拿钱赔偿时,父亲这么告诉他。“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

从此,这个小男孩每逢节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把挣到的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教育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其中要数孟母三迁最为著名,除此之外类似的故事还有画荻教子、断机教子、陶母戒子等等。

画荻教子,汉语成语,拼音是huà dí jiào zǐ,意思是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出自《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陶母戒子。陶侃在青年时期做过鉴察鱼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他母亲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退还,同时附了一封信责备陶侃,说:“你做小官,拿公家的东西来闭塞给我,不但对我毫无裨益,反而增加我的忧虑。”

教育孩子诚实不拿别人的东西事例。

那是孩子四五岁时候吧,走路还踉踉跄跄的。一天中午放学回家了,我家小孩看见教室里面一个学生的抽屉里面有一个蚕盒子,里面好多蚕宝宝,高高兴兴的拿回家了。我看见后,大声训斥了一顿,不能偷拿别人的东西让她自己送回去,要是别人拿你的东西你怎么想?就是借别人的东西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何况拿别人的东西,更是错误的。是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再喜欢,无论如何不能要。通过这件事孩子知道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到现在孩子养成了很好的做人品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典籍家庭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典籍家庭教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