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

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

家庭教育 2024-05-23 13:22:19 783 教育网

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汇编。中考已进入百日倒计时。对于语文考试来说,有一些要点是不能丢的。考试都是基础知识。接下来我给大家总结一下:2017年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

两种语言:口语和书面语。

论证有两种方式:立论和反驳论证。

两种解释语言:平实和生动。

说明文有两种类型:事说明文和事说明文。

环境描写有两种:自然环境描写——突出人物情绪,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述——说明时代背景。

论证有两种类型:事实论证和理性论证。

第二部分

三种情感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达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来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始/发展/高潮/结局)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证、论证、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提出问题(引言)、分析问题(论文)和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解释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使用的三个原则:简洁、连贯、圆滑。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论证的四种方法:举例论证、逻辑论证、隐喻论证、比较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法: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小说的情节分为四个部分: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叙述顺序有四种:正向叙述、倒叙、插曲和补充叙述。

使用引号的方法有四种:表示引语,表示讽刺或否定,表示具体标题,表示强调或强调。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解释、抒情、讨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示评论表示中断表示声音的中断或继续表示话题变化表示意思的进展

第五部分

六种解释方法:举例、类比、比较、列举、分类、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总计点现象本质因结果一般具体部分整体主要次要

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

人物描写的六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情描写。

缺陷句子的六种类型:成分不完整搭配不当相关词使用不当前后不一致语序不当误用和滥用功能词(介词)表示矛盾情绪表示跳跃性思维表示持续思考

常用的六种写作技巧:象征、对比、衬托(伏笔)、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述、抑制。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平行短语、部分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语短语、单词短语和介词宾语短语。

复合句的七种类型:并列复合句转折复合句条件复合句进行性复合句选择复合句因果复合句假设复合句

第七部分

常用的八种修辞方法:

隐喻——使语言形象生动,为语言增添色彩。拟人——写事如人,语言生动。

夸张——突出某事或强调某种感觉。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性——使语言简洁、工整。引用——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句——起到强调的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八部分

1、掌握讲解方法。使用了哪些解释方法?效果如何?

模式:方法+效果+特点

“用……的解释方法,……解释(解释对象)的……(特征)。”

1个子类别:单独解释,使其清晰且有条理

2引用:引用.突出.既增强说服力,又增强兴趣。

3.使用比喻:生动的形象说明了……并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解释:进一步解释……,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

5举例:具体描述.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

6、定义:准确、简洁地揭示……的本质特征,使解释更加严谨。

7比较:比较.和.以突出.的特点

8列数字:用具体数据进行解释,使解释更加准确、更有说服力。

9、柱形图:具体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加简洁直观。

10、对:外观的描述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显得活泼、活泼。

2.理解解释语言。

修饰性和限制性词语(例如:基本上、关于、相对、一般、非常罕见、大多数、更多、也许、经常、当时、大多数、主要、几乎.)可以删除或替换吗?为什么?

如何回答语言准确性问题:

1、“”这个词有什么好处?

如何回答问题:用“”二字生动地(准确地)解释……事物的……特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科学性)。

2.文本中突出显示的单词可以删除吗?这个问题分为四个步骤:

判决A:一般不能删除。

B:解释了这句话中这个词的含义,并从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限制。

C.比较:比较删除单词和不删除单词的区别。必须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如果意思变为“……”,则与实际情况或原意不符等。

D的末尾一定有这样一句话: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应答模式:不可删除。因为“”一词的意思是……,删除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与原文意思不一致。它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3.根据文章内容举例、提出建议、发表意见或想象未来。

一、常用写作方法及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通过物体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比较、对比、衬托、对比、衬托、用小事表达情感(交融场景)、伏笔与伏笔、呼应(呼应)、直接(间接)描述、升压(要升就先压,要压就先升)。

(1)象征主义(借物抒情):通过吟诵物来抒发情感,常依靠某些特定植物、动物、物体等的特征,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