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一高考生用手机搜高考真题(高考手机搜题事件)

一高考生用手机搜高考真题(高考手机搜题事件)

家庭教育 2024-05-26 02:34:42 881 教育网

@中国新闻网

考试诚信与考试结果同样重要。

一高考生用手机搜高考真题(高考手机搜题事件)

6月7日,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全国1078万高考学子终于来检验他们三年努力的成果。但7日开考当天,“一名高考学生用手机搜索高考真题,未查到结果,被工作人员举报”的事件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8日通报,已确认考生吴某某非法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违反规定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所报考的各阶段、各科目成绩均无效。高考题网络截图上传至搜奇APP。工作人员发现并及时报告。6月7日,有网友爆料称,下午数学考场,一名考生疑似拍下了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的照片,上传至某小学校。在缘搜提APP上,小缘搜提APP工作人员发现并截图举报。网上发布的截图显示,上传的数学试卷截图左上角出现考生姓名吴某某和座位号24。上图所示时间为2021年6月7日15时46分,距离高考数学结束还有1小时14分钟。8日,@小蛰螷组在微博回应:该App未提供任何搜索结果。工作人员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并打包提供背景截图、数据等线索供相关部门核实。回复全文:

关于“一名高考学生用手机搜索高考真题,但未查到结果,被工作人员举报”的事件。相关情况解释如下:6月7日下午,小元题搜索工作人员在监控后台时发现,有用户通过手机拍照搜索疑似高考真题。该应用程序未提供任何搜索结果。检查后,确认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将背景截图、数据等线索打包提供给相关部门核实。这个问题从未在前端显示过,也没有以任何形式泄露。网友热评:手机究竟怎么带进去的?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前的各种安检都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考试时纪律也很严格。7日,高考第一天,河北沧州一名考生因佩戴金属牙套引发警报。

正因为如此,不少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教育部考试中心、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对此事作出回应。据澎湃新闻报道,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称,考试中心已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责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严肃查处、严肃处理,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只是。

另外,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事件已连夜处理,已对涉事学生的作弊行为进行了认定,学生也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作弊行为。

据了解,该学生是武汉市黄陂区一所中学的学生。目前,这名学生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资料图:考生家长在考场外等候。肖祖岭摄当地教育部

门通报:

违规考生已被取消此次考试资格

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官方微博8日发布《关于考生吴某某舞弊处理意见的通报》。

通报全文:

关于处理考生吴某某舞弊行为的意见的通知1、6月7日晚,考区组织考场视频回放,确认考生吴某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事实,监考人员存在入场安检和监考失职问题。二、根据目前调查情况,已停止当事监考人员此次高考监考资格,对相关人员失职行为,由区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第九条规定,对违规考生作出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并根据后续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处理。三、对于考试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我们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考风考纪,确保高考公平公正。黄陂区教育局2021年6月8日高考作弊会有哪些后果?

澎湃新闻报道,根据2012年1月5日教育部关于修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号决定第五条规定,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组织团伙行骗;

在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

利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行为;

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等证明材料,顶替、代考的。

此外,教育部6月4日下发《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切实维护高考安全》号文件称,2021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持续保持高压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查违法犯罪分子,侦破刑事案件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5名。

公安机关提醒,在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为考生提供试题及答案、代考、销售、使用无线作弊设备等行为,涉嫌组织作弊罪。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摄像专用设备罪、非法经营罪、扰乱无线电通信管理秩序罪;特别是在普通高考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公安机关会同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将继续对涉考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各类“助考”违法犯罪活动。

教育部还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诚信考试,拒绝参与任何考试作弊行为,拒绝参与任何涉及考试的违法犯罪活动。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教育部网站、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小元searchTi、微博、网友评论等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