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是什么(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是指)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是什么(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是指)

家庭教育 2024-06-04 19:45:46 852 教育网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要条件。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跨越式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是什么(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是指)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那就是“人行其乐,物流畅通”。10年来,我国加快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不断优化交通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加快战略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完善多层次综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枢纽体系不断扩大,通达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

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总里程将超过600万公里,其中运营铁路15万公里、高速公路16万公里、农村公路446.6万公里、机场250个、航线250条。有内河航道5581条,通航里程12.8万公里,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659个。

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京张高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湖北鄂州花湖机场等一批重大工程竣工;川藏铁路、公路配套工程、出境出境项目藏大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沿江高铁重点路段等一批重大项目河道已开工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对于近1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司司长郑健概括为“规模优势突出、布局更加均衡、结构日益合理”。

从规模来看,到2021年底,除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外,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将达到84.3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481万公里,分别相当于10年前。1.3倍、1.7倍、3.7倍,水库总库容达到9035亿立方米,形成超大规模网络。高铁、高速公路、电网、4G网络规模长期位居世界第一。

从布局看,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在中西部、城乡之间、沿海沿江布局更加合理。川藏铁路开工建设,和田至若羌铁路建成通车。中西部地区铁路运营里程占全国的60%。西藏墨脱公路的通车,标志着我国县域通公路、西部地区及边境地区实现公路、电力、通讯。设施不断加强,边境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从结构上看,高铁、高速公路、特高压输电线路、5G网络快速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基础设施比重不断提高;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装机和发电比重持续提升,有效推动碳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础网络不断扩大和完善,10年净增农村公路90万公里以上,农村供电网络不断优化和完善,2015年消除了无电人口。

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显着增强。从高铁、大跨桥梁到特高压输电、第三代核电,从特大型水利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到工业互联网等,我国在许多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领域,包括近海深水港、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或领先行列。

“过去10年,重大标志性工程不断涌现,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等国家重大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京沪干线建成通车,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规模最大的吉泉(昌吉-古泉)1100kV直流输电工程容量和最长传输距离成功投运,中国天眼、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海光源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展现了现代水平的民族精神和大国工匠风范。郑健说道。

新基建助推新升级

“每一轮科技革命孕育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每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新的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志华表示,近10年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加速升级、融合发展、创新优化的特点,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光纤长度增长了约2.7倍。移动通信从“4G并行”走向“5G领先”,实现“县城通5G、村村通宽带”。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网络规模和应用水平全球领先。算力设施方面,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系统建设加快,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启动。从航天设施看,初步建立了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组成的国家民用航天基础设施体系,具备持续稳定的业务服务能力。

综合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加快,智能设施正在进入各行业。近年来,立体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无人码头、自动驾驶等新型交通方式不断涌现。90%以上机场实现“无纸化”便捷出行;智能能源调度系统、智能巡检系统等得到较大提升。能源供应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提高;国家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和识别分析体系基本建成;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民生设施建设加快,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动力。动力和能量。

与此同时,创新基础设施优化持续加速。一方面,我国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有32个已建成投入运行,部分设施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另一方面,我国不断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们在重点领域建立了200多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00多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开发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张志华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技术探索提供持续支撑,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也为人民生活带来更多改善。生计。比如,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综合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北斗导航加速在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的便利性。未来,新基建的成效将进一步显现。

加大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新的发展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是各地区、各部门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随着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治理体系。”郑健表示,近年来,国家铁路公司完成企业重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成立、竞争性电力业务有序放开,电网企业更加聚焦主业。……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创新探索投融资机制,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据介绍,近1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在坚持分级分类建设的基础上,财政投入持续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资产资本化、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化深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取得突破,累计募集金额超过360亿元。

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专项政策,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近期又推出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部分领域设备升级改造。这两项措施都将新基建纳入支持重点。”张志华表示,随着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一批新基建项目将加快落地,对稳定经济运行发挥积极作用。投资和扩大内需。

据悉,在综合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围绕“十四五”102个重大项目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项目清单,坚持适度超前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构建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于一体的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从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安全和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三个方面加快建设完整的电力基础设施。系统、协同、高效、经济,构建普惠、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文表示。

对于我国近10年来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经验,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用四个“始终坚持”来总结,即始终坚持发挥优势统筹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资源。集中精力办大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造福广大人民;始终坚持适度超前发展方针,不断强化支撑引领作用;始终坚持走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注重自主研发和创新成果的引进、吸收、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系统齐全、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郑健说道。(顾阳)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