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中国奇谭电视连续剧(中国奇谭读后感)

中国奇谭电视连续剧(中国奇谭读后感)

家庭教育 2024-06-04 20:55:56 653 教育网

《中国奇谭》在某网站的粉丝已经突破400万,甚至还上了某网站的热搜。很多人对《中国奇谭》这四集的内涵做出了各种分析。整个趋势非常有趣,更有趣的是,上一次出现这种趋势是在高考语文考试期间。《中国奇谭》的价值观和内涵,其实通俗地解释一下,就是高考语文的水平,价值观具备正能量,取材源自于古典文学和乡土儿童文学,需要一定理解能力。下面来详细分析下,如下:

《中国奇谭》第四集,就是动画化的现代文阅读

中国奇谭电视连续剧(中国奇谭读后感)

高考语文会有一道现代文学阅读题。提问范围集中于地方文学作家、散文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而《中国奇谭》第4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如果改编成散文,就是一部典型的农村文学作品。讲述了乡村的变迁、思想的进步、童年的消失。这三个主题是不是很眼熟,高中学生做现代文阅读经常写。

也就是说,《中国奇谭》第四集类似于动画一篇高考阅读文章。由于它表述的手法和表达的主题在考试里比较常见,以至于评论区里已经有小伙伴,把它当成材料阅读去玩梗。例如评论区有小伙伴问: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巴士为什么“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12分)。下面一大堆小伙伴给出自己的语文答案。

《中国奇谭》第二集,就是动画化的文言文阅读

《中国奇谭》第二集《鹅鹅鹅》其实有原创作品。出自南朝吴峻所著的一篇文章《续齐谐记》。文章的内容和《壶中人阳羡书生》大差不差,而且这篇《鹅鹅鹅》放到教材里,或者作为文言文阅读的题目出现,都有足够的资格。所以《壶中人阳羡书生》其实就是一篇动画化的文言文阅读题。

《鹅鹅鹅》的故事颇为离奇,与课本上的《鹅鹅鹅》类似,但其内涵并不像《聊斋志异》那么难理解。可以说是讽刺,也可以说是励志,还可以说是高尚。深度阅读理解也可以读成有趣的短文。如果试卷或者教材上出现《狼》这篇文章,大家伙回忆一下《狼》的剧情,就可以了解个七到八成。

《中国奇谭》这部动画,本来就是优秀出题材料

小编之所以将《壶中人阳羡书生》比作动画高考语文,不仅是因为它的选材、题材、理解难度等适合高考语文的水平,还因为它的影响力和地位,这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素材的问题。也就是说以后屏幕前的学生党们,很大很大很大可能会在试卷上看到《鹅鹅鹅》,而且还要你围绕《中国奇谭》的成功,写上一篇作文,要求八百字及以上。

所以《中国奇谭》多看两集总没有坏处。如果以后的试卷把它作为中国动画崛起的典型例子和素材呢?而且除了语文试卷,政治试卷出现《中国奇谭》的可能性也很大。政治题很喜欢把中国优秀文化作品列为材料,把它介绍一通之后问你:结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关知识,解释为何《中国奇谭》能够获得成功。学生党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总结:

《中国奇谭》第四集把它改编成散文放到高考语文试卷上,没有任何违和感,第二集《中国奇谭》的原文,也可以列入文言文阅读中。总而言之,《中国奇谭》类似动画化的高考语文试卷,可以看作把试卷上面的阅读素材扒下来做成动画,而且《鹅鹅鹅》很有可能作为材料出现在各位学生党的试卷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