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2021年月饼是几月几日(21年月饼价格上涨了吗)

2021年月饼是几月几日(21年月饼价格上涨了吗)

家庭教育 2024-05-21 07:49:17 160 教育网

重要的;'/

《清代画珐琅纹盖罐》故宫月饼锦盒

2021年月饼是几月几日(21年月饼价格上涨了吗)

重要的;'/

金沙遗址博物馆“星月”金箔月饼

没想到连月饼都卷在里面了!

博物馆联名、文创礼盒、盲盒……中秋节期间,月饼再次成为抢手货。各大月饼品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颜值。今年,月饼行业出现了一股文创联名的趋势。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今年最大的竞争对手竟然是印有医院专属标识的“心灵蛋糕”。

“一盒灵饼,让你一整天都精力充沛。”这是“圈子”内网友经常用来调侃自己的“暗号”。这两天,他们所说的原价78元的月饼礼盒——“宛平南路600号月饼”在网上卖到了1288元。

每年都挤满了人,年年都有卖,因为月饼真的很赚钱。某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其毛利率高达近60%。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即使今年原材料成本上涨,月饼依然是一门好生意。

高毛利率的月饼行业引来各大企业竞争,形成不同派系。“目前月饼的竞争远比想象的激烈。”某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月饼世界里尽情玩耍

月饼商们使出浑身解数,推销各种月饼。月饼是季节性快速消费品,上市的每一秒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各种月饼纷纷登上热搜。在月饼行业的“内卷化”中,消费者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流行的是什么。什么是月饼。

形状风味花

“冰淇淋”“奶瓶”造型各异,“螺蛳粉”“小龙虾”口味各异

天眼查App显示,我国与“月饼”相关的专利申请信息有1万多条,其中目前有效的有1800多条。大部分都是外观专利,奶瓶月饼就是其中之一。专利介绍显示,“奶瓶月饼”的形状像奶瓶。此外,还有“河蟹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奇奇怪怪的月饼专利。作为外观专利,这些月饼的形状有蟹形和冰淇淋形。此外,还有空心环形月饼、可分离多层月饼等,品种很多。

除了这些奇形怪状的月饼外,还有很多配料多种多样的月饼。螺蛳粉味、小龙虾味、芥末三文鱼味、大闸蟹味、鲜肉味、奶茶味……各种奇葩月饼应有尽有。

电商平台上展示了一款胡辣汤月饼。6个装牛肉胡辣汤月饼售价约109元,8个装普通胡辣汤礼盒售价约230元。我喜欢辣汤和月饼。把辣汤和月饼放在一起,这种美妙的碰撞和组合,绝对是河南的味道。

产品介绍显示,其成分包括牛肉、木耳、蘑菇、花生、面筋等。据商家介绍,这款月饼背后的商家原本是河南一家正宗的胡辣汤馆,味道绝对正宗。尽管如此,记者发现,这款月饼至今销量并不多。

今年,最具“破坏性”的螺蛳粉月饼诞生,馅料由酸笋、螺肉、贡菜、米粉等制成。从产品介绍来看,螺蛳粉月饼的皮乌黑油亮。很像高温下的柏油路。据商家介绍,这是由于鱼皮中添加了鱿鱼墨造成的。

它什么味?据吃过的顾客评价:“皮薄,馅料丰富,味道很独特,还有点辣。”完全不是一些没有尝试过的网友猜测的“嫦娥和吴刚吃了就不想下凡”的恐怖味道。

此外,网上还有卖大闸蟹肉爆月饼,里面有大闸蟹、醋爆珍珠和鲜肉。咬下去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醋珠在舌尖爆开;还有Q弹鲜肉虾肉。香辣小龙虾月饼;寿司三文鱼月饼,三文鱼、鱼子、紫菜、芥末调料……各种馅料你想不到,没有一家店能做得到。

跨界玩

医院博物馆开始制作月饼,与商家联名、盲盒。

“一夜之间,好像整个上海都在寻找宛平南路600号的月饼。”宛平南路600号指的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今年中秋节,医院的这款月饼成了“网红”。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俗称上海精神病院,有自己的话题度和知名度,让这款月饼充满了“自嘲属性”。这款月饼印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SMHC1935”字样,有牛奶芝士、青苹果青梅、咖啡巧克力等多种口味。心理健康中心不向公众出售。售价78元,仅供内部员工使用。它们必须在食堂凭饭卡购买,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流行起来。9月11日,根据《看看新闻》视频显示,这款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月饼在二手平台上出售,价格为599元、699元。甚至有网友透露,看到的价格是1288元,这还是原价。16.5倍。

此外,或许是因为上半年“国潮”风潮给鞋服、化妆品等品牌带来的红利,月饼这一传统食品,今年也被贴上了国潮的标签。在盒马门店,国潮月饼已成为销售品类之一。

论包装创意和文化内涵,各大博物馆无疑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比如,在文化创意领域遥遥领先的故宫博物院,一口气推出了“我心”锦盒系列和“故宫建筑”系列。故宫技艺传承系列等,每一件作品都华丽而宏大。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各自独特的文创月饼相互比拼。

今年的月饼商家也推出了更多新玩法。月饼丝巾、月饼酒、月饼风筝等跨界产品组合……

通过IP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成为今年非常流行的方式,四川品牌爱达就是其中之一。9月16日,爱达乐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与长虹等共同推出了联合品牌。目的是给顾客一些新鲜感,共同推动四川文化习俗的传播。

良品铺子在继续推出敦煌联名月饼的同时,还加入了时下流行的盲盒方式。据介绍,该公司推出的特种盲盒包括手机挂绳、木封条、记事本、香袋等物品。这些小物品也是敦煌研究院文创产品的同款周边。

由于花哨的营销,一些厂家的月饼价格也有所上涨。记者在哈根达斯天猫旗舰店看到,一款哈根达斯与罗浮宫联名的礼盒月饼售价高达998元。即使有优惠券,价格也高达798元。而这一款还不是哈根达斯与卢浮宫联名月饼中最贵的。

迎合新需求

商家盯上大健康赛道,低糖月饼引发消费热潮

从“五仁月饼”到今年的“低糖月饼”,月饼的口味和营销方式都在不断更新。对此,稻香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月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牌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了价格,消费者更注重月饼的口味和品质。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健康月饼”的需求有所增加。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月饼的发展轨迹遵循了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轨迹。

一些商家看中了今年热门的健康赛道,推出了包括植物肉、低糖月饼在内的健康月饼。尤其是低糖月饼,虽然不是今年首次推出,但在今年的健康趋势下引发了消费热潮。

稻香村告诉记者,今年月饼在多年减油减糖努力的基础上,推出了糖醇月饼和低糖月饼,受到“健康低糖”生活方式消费者的青睐。此外,粤式月饼品牌美心今年也推出了低糖系列月饼。

记者走访北京朝阳区盒马鲜生门店时,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最畅销的产品是美心推出的低糖月饼。该工作人员表示,出于健康考虑,年轻人更喜欢购买低糖月饼。另一家物美超市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低糖月饼的购买者以年轻人为主,部分年轻人出于健康原因购买低糖月饼作为送给长辈的礼物,而老年消费者则出于价格考虑不太愿意购买。低糖月饼比较贵。

然而,9月初,有网友因吃了知乎送的月饼礼盒出现腹泻,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低糖月饼是否真的健康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9月8日,知乎在致歉信中表示,工厂产品已通过生产厂家和独立第三方机构检测,符合食品行业相关质量标准,但却忽视了用于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引起不耐受。对某些人来说。造成身体不适,已联系我们召回所有月饼。

植物肉月饼自推出以来并未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8月3日,上海老字号沈大成在微博发文称,将推出植物肉月饼,采用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来模拟肉类的质感和味道。还表示,“与普通月饼相比,其蛋白质含量更高,饱和度更高。”脂肪酸含量更低,热量更低……”该微博引发消费者争议,目前,相关微博已从沈大成官方微博删除。

体现月饼企业的“焦虑”与“内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月饼销售额从2015年的131.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5.2亿元,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探亲访友的需求将持续恢复。预计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额将达到218亿元。218亿元的月饼产业可以容纳众多派别、各类企业。

企业/高毛利率

有些公司靠卖月饼

支持“国家一半的收入”

对于月饼生产企业,有网友评价:“两个月的辛苦,却是一整年的盈利”。

月饼销售的窗口期很短,距离中秋节只有两个月,但很多企业每年光靠卖月饼就能创出“一半的收入”。

A股市场中,月饼生产占营收比重较高的公司相对较少,包括广州酒家(603043.SH)、元祖股份(603886.SH)、桃李面包(603866.SH)、*ST麦曲(002719.SZ)等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广州酒家仅靠销售月饼的收入就分别为8.98亿元、10.38亿元、11.92亿元。2020年,广州酒家销售月饼的收入为13.78亿元,占总收入的41.9%,毛利率为58.37%。可见,仅靠中秋节前两个月的月饼销售,广州餐馆就能带来40%的收入。

另一家月饼巨头——元祖股份2017年月饼礼盒营收6.1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5.64%,毛利率为67.83%。2018年、2019年月饼礼盒收入分别为6.95亿元、8.29亿元。截至2020年,元祖股份销售月饼、粽子等中西糕点礼盒超过4000万盒,营收达13.88亿元,毛利率55.96%,营收占比约56%。

2020年,*ST麦趣“节日食品”营收7048.2万元,毛利率53.16%,营收占比8.05%。桃李面包去年月饼销售收入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1.19%,毛利率为34.43%。

据央视财经报道,苏州稻香村集团海外业务部总监董克志表示,该公司2021年出口月饼超过20个集装箱、超过500万个。今年月饼出口量比2020年增长70%。

激烈的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集中、季节性特征

短时间内竞争特别激烈

目前,小月饼的市值已达数百亿,且市场规模还在不断增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月饼销售额呈现上升趋势,从131.8亿元增至205.2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额将达到218.1亿元。

据《2020年月饼数据消费报告》显示,国内中秋月饼销量持续增长。2015年,月饼产量32.8万吨,销售额131.8亿元。2019年,月饼产量约36.4万吨,同比增长1.4%;销售额约196.7亿元,同比增长7.9%。2019年,我国月饼销量达到13.8亿个,这意味着每个中国人都能得到一个。

与此同时,市场份额日益向主导市场集中,大量中小企业被淘汰。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注册月饼企业数量为2522家,同比下降11.5%;目前我国经营存量月饼相关企业共有2.3万家,较2020年底有所减少。2021年1月至8月,新登记月饼企业783家,同比减少51.3%。

另一方面,由于月饼的季节性,一旦中秋节结束,月饼就没有市场了,短时间内竞争尤为激烈。怪异口味月饼的层出不穷,也显示出月饼企业的“焦虑”和“内卷”。

目前,月饼玩家主要分为三大阵营:老牌餐饮企业、烘焙/糕点企业、跨境企业。近年来,跨界玩家越来越多,比如卖奶茶的喜茶、奈雪的茶、卖坚果零食的良品铺子等,都试图分一杯羹。

与前两者相比,跨界公司拥有自己的流量,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话题性,更容易成为“网红”。不过,《2020年月饼数据消费报告》指出,跨境企业普遍采用OEM模式。在技术和配方上往往没有优势。(成都商报-红星报记者于瑶强亚贤彭向平戴佳佳实习生郭文怡综合每日经济新闻)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