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岳阳湘阴洪水决堤,77小时才上报(湘水之阴是什么意思)

岳阳湘阴洪水决堤,77小时才上报(湘水之阴是什么意思)

家庭教育 2024-05-30 17:12:22 745 教育网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位于湘江与洞庭湖交汇处。湖泊面积和河流水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是典型的“水乡”。洪水、污水、水质缺水……“被水困”是湘阴曾经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湘阴聚焦水安全,优化水环境,发展水经济,充分发挥水的优势,走出了一条人水和谐、因水致富的治水新路。水。

岳阳湘阴洪水决堤,77小时才上报(湘水之阴是什么意思)

水乡“被水困”

湘阴因水而得名。全县除湘江等7条干支河流穿境外,还有大型天然湖泊18个,水库127座,防洪堤402公里。河流纵横,水网密布,良田万里,这片土地积淀了“湖之浩瀚,物产甲天下”的历史辉煌。

然而丰富的水资源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据统计,仅1990年至2022年,湘阴就发生洪涝灾害8次。1998年,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水,给全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在一些小城镇,“十年九年被淹”、“十年九无收成”并不夸张。

持续不断的洪涝灾害,影响了湘阴经济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前后,“腊月不筑塘,五月喊爸爸”等民间谚语在当地广为流传。这背后,是湘印百姓长期受困于“冬春筑堤,夏秋防洪”的四个季节。轮回的重担。连年的防洪抗战,加大了当地财政压力,也影响了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困扰当地发展的不仅是洪水,还有一度突出的水污染问题。由于雨污合流,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多种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县城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水体变成黑臭水体。“还有农业种植方式粗放,重化肥、重化学品,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水污染在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岳阳市生态环境局湘阴分局巡视员张力军说。

水资源丰富的湘阴,曾一度利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由于地表水污染问题突出,全市建有3座抽取地下水的水厂。还有水井57口,每年抽取地下水超过2300万立方米。

长期过度开采,导致全县地下水可开采深度从20世纪70年代的70多米下降到目前的200多米。15口水井已干涸报废。近年来,该县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水压不足、供水紧张的情况。“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指出,湘阴20.0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没有保障,‘站在水坑口渴了’让我们很尴尬。”湘阴县水利局水资源管理股负责人夏杰峰说。

“靠水取水”的粗放式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禁渔、禁止砂石开采、退田休耕、生猪退役……不少传统产业面临转型,部分群众就业增收压力较大。“水窝子”必须策划新的“水文章”。

构建“人水和谐”

发展“水窝子”,首先要解决人与水的矛盾,保障用水安全。近年来,湘阴不断加强水利建设,打造城市防洪圈。经过2017年、2020年两次洪水“大考验”,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一届又一届,筑牢防洪安全屏障,我们终于可以安心发展了。”湘阴县副县长刘杰雄告诉记者。

湘阴还拆除横岭湖水域低矮围栏48520公里,清理欧美杨湿地5.47万亩。2243户渔民全部“洗脚上岸”转业。这不仅彰显了“人们为水提供出路”的决心,而且可以恢复水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再造美丽的水乡风光。

污染治理需要铁腕。湘阴投入县级环保资金超过15亿元,推进“洞庭洁浪”专项行动,启动“十大清洁湖泊行动”,高标准整治20个黑臭水体,全面取缔天然水域中的肥料。饵。

“问题出在水中,但根源在岸上。”副县长邓奥利介绍,通过水土一体化整治,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5座,改造5.35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禁止区域饲养畜禽。养殖场、非法砂场、粘土砖窑、水上餐饮船等一律取缔,标本兼治。

位于市区的曹溪港,收集周边地区的各类污水,长期以来被当地人称为“臭港”。“以前常年臭气熏天,路过时都要捂住鼻子。”附近居民姜盛华说。

2017年以来,湘阴已投入1.24亿元用于曹溪港水环境改善,清理淤泥近26万立方米、垃圾8万吨,抽出黑臭水进行处理,并逐步投放生石灰等材料。来净化水。水质改善后,添加鱼苗,种植水草,使用增氧机进一步净化水质。为实现源头控制,铺设并改造了32公里截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如今,曹西港已成为湿地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锻炼的首选地。“以前大家都不喜欢这里,现在大家都喜欢了,很多人晚上来这里散步。”蒋盛华说。

为确保曹溪港治理成果长期有效,湘阴投资570万余万元,对215个符合监测条件的污水(污)口进行全面监测。建成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在全县重点水域部署47台热成像云台摄像机,实现重点水域和岸线24小时全天候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有了这些‘千里眼’,防护效率就高了很多。”湘阴县河湖中心主任肖海说。

近年来,湘阴水生态不断改善。全县国控断面、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林子口等多个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级水质标准。湘阴还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四批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居民安全饮水状况也明显改善。湘阴县水利局局长秦先鹏表示,这几年,湖南不断加大湘江流域水环境整治力度,湘江水质持续改善。2020年,投资8.14亿元的湘阴县湘江水厂开工建设,以湘江水为水源。目前一期工程已接近完工,预计今年12月底竣工。通过城乡管网连通,将惠及30万多人。“湘阴市区将告别饮用地下水的历史,多个地下水取水口相继被封堵,每年可节约地下水资源1700万吨以上。”秦献鹏说道。

湘阴将供水保障工程纳入全县乡村振兴“十大龙头工程”,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7个,全部完成达标水源建设。五年来,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新增30万人,村村通自来水管道。覆盖率达到93%。

探索“治水新路”

新时代的治水工作,除了保障用水安全外,还要为“水乡”人民靠水受益、养水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彻底告别粗放式发展道路“靠水取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湘阴县县长刘士奇说:“水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因水而生的美食、因水而生的美景,因水而兴的物流和工业,是我们发展‘水经济’的重点。”

和龙湖镇水网环抱,虾、蟹是当地特产。近年来,当地以蟹、虾为主导产业,为养殖大户提供信贷、税收等支持,为其提供技术、销售等服务。此后蟹虾养殖业逐步做大做强,河龙湖镇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农业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如今,全镇已累计开发蟹、虾等特色水产品面积3.57万亩。蟹、虾年产量8000余吨,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主导蟹虾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6.89亿元。每年秋天,到和龙湖吃螃蟹,都吸引了很多长沙竹潭湖的客人前来打卡。“和龙湖螃蟹肉质饱满,肉质肥美,味道独特,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亩纯收入为3000多元。”螃蟹大户徐朗告诉记者。

除了和龙湖螃蟹,樟树岗辣椒也很有名。生长在湘江之滨,得益于独特的水土条件和小盆地气候,樟树岗辣椒味道鲜美,近年来成为“网红”湘菜。他们一度开出了每斤280元的“天价”,经常“一椒难吃”。“立足资源禀赋,争创全国特色水产强县,打造和龙湖大闸蟹、樟树岗辣椒等特色产品,让湘阴现代特色农业更加美好。”袁敏哲湘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解释。

湘阴毗邻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水乡旅游优势明显、潜力巨大。通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洋沙湖等湿地公园正在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度假的“打卡”场所。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鱼窑小镇负责人李明波表示,自2017年6月开业以来,吸引了非遗、窑工坊、演艺、飞行营等特色业态前来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需求。旅游需求。他说:“今年国庆黄金周,我们的客流量达到了10万人次。”

振兴“水乡”,离不开现代工业和物流的支撑。近年来,湘阴着力转变水运优势,发展港口经济,引进更多港口项目。

湘阴愚公港地处湘江入洞庭的“咽喉”。距长沙咸宁铁路货场上游约60公里,下游距洞庭湖入长江口的三江口约87公里。11月26日,湘阴县政府与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湘水集团签订了《虞公港开发建设正式合作协议》号文件。12月9日,总投资约51.6亿元的湘江航道愚公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力争2024年建成通航,有望成为散货集散中转港城陵矶港的延伸港以及服务长沙-竹滩地区的港口。深水港。

刘士奇认为,新时代治水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可靠的水安全和优质水资源,更要拥有良好的水生态、宜居的水环境、发达的水经济。他说:“湘阴作为水乡古镇,发展之源在于水,发展潜力也在水。我们要下功夫做好‘水文章’,落实好‘治水’方针。”“兴水利、优化生态、促发展”科学治水新途径提供“湘阴探索”。(记者周楠)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