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俗语,家庭教育的俗语谚语

家庭教育的俗语,家庭教育的俗语谚语

家庭教育 2024-04-16 10:05:19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俗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的俗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俗语的来历,出处?

关于这句话的出处,里面还有个小故事。相传,在古代,有户人家,女主人姓鲍,家里有两个十分顽皮的孩子。这两个孩子每天不是赶鸡就是撵狗,要不就是把地里种的瓜果蔬菜搞得一塌糊涂,气得鲍氏每天都要把他们兄弟两个揍一顿。挨完打,两兄弟能稍微老实一点。第二天,又是照样胡闹。

家庭教育的俗语,家庭教育的俗语谚语

有一年6月份收麦子的时候,两兄弟的父亲,由于在外地做生意摔断了腿,不能回家。

地里的农活就都落到了鲍氏一个人身上。鲍氏每天白天割麦,晚上还要打场,忙得昏天黑地,都没有时间管她的两个淘气的孩子。

这天,鲍氏好不容易收完了小麦,累得都直不起腰来,回到家躺在床上就睡着了。谁知,半夜下起了雨,迷迷糊糊中,鲍氏被滴在脸上的雨水弄醒了。半夜里,鲍氏连忙起身点上灯一看,才发现房顶上的瓦片被揭走了好几块,难怪雨水漏下来了。

这等“坏事”,鲍氏知道肯定是她那两个“熊孩子”干的,也不管半夜,气得冲他们大吼起来,“好啊,你们两个小嵬子,三天不打你们,你们就上房揭瓦了。"接着,又是一通乱揍。

料想,现在如果遇上这样的孩子,我想每一个家长也是没辙的,估计除了打,再找不出合理的解决法子来。真真是太淘气了。

后来,人们便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句话形容小孩子们的顽皮。只是,现在到处都是高楼林立,估计也只有农村的一些老房子能见到瓦片了吧!甚至城里的孩子,很多都没有见过瓦片,但是“上房揭瓦”这个俗语,还是会深入人心的。

除了形容小孩子的顽皮外,慢慢地,这句话有时也会伴侣的口中听到,被用来另一伴不服“管教”。当然,更多的还是用来管教孩子的。

虽说,“棍棒教育”不可取,但是以前由于孩子多,时间紧,棍棒是最奏效的。也因而,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小时候挨过多少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的俗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的俗语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