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反转悬疑电影(反转k线形态图解)

反转悬疑电影(反转k线形态图解)

家庭教育 2024-05-24 07:59:24 767 教育网

资料图

昨天,编号为《闺蜜求“写借条”安慰,常州女孩当玩笑写下24万借条却被追债!》的帖子在网上疯传。许多网友认为这太离奇、难以置信。如果是真的:这样的好朋友会刷新道德底线;如果是假:这些“姐妹”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真相是什么?

反转悬疑电影(反转k线形态图解)

网传离奇故事

为安慰闺蜜,凭空写下24万元借条

家住常州市西林街道的小周,今年25岁。她曾就读于常州一所技工学校。她和同学小徐兴趣相投,两人成了最好的朋友。

2017年8月,小徐因工作事情郁闷,向小周吐露心声。小周没能安慰她,小徐就让小周给她写一张欠条,这样她心里好受一些。小周觉得没有实际的金钱兑换,而且关系这么好,应该不会有什么后果,就答应了徐女士的要求,给她写了一张价值六万元的欠条。

当年11月,小徐以同样的理由要求小周写一张欠条。小周觉得小徐上次没有向她要钱,于是放松了警惕,又写了一张价值9万元的欠条。此前的6万元欠条作废。如此反复,小周一共写了四张欠条,金额达24万元。

没想到,今年1月份,小徐竟然借助一张纸条向小周要钱。肖依依一开始拒绝,但肖徐扬言要上法庭起诉她,让她面临诉讼。

小周不懂法律,害怕,就陆续给了徐某钱。身上只有8万现金的小周后来到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钱还小徐。没想到小贷公司的利率太高,小周渐渐无力还款。2018年11月上旬,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强迫周某家人还债。小周的父母得知情况后报了警。

网友评说

此事刷新道德底线,不可信

不少网友认为这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小周随手写了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欠条,最终在没有真正贷款的情况下,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8万元,以偿还贷款前并不存在的“债务”。“一方愿意,一方敢要还没有发生的债务,如果能够发生这样的事情,能够出现这样的最好的朋友,那么道德底线就会被刷新。”

西林派出所:债务人确实找上门来了

事件发生在常州西林派出所。紫牛新闻了解到,是因为一家小贷公司前来追债,引起不小的轰动。“受害人”小周及其家人报案。

昨天下午,西林派出所一名民警告诉紫牛新闻,当时,有人想要借钱到小周家闹事,小周父母才知道女儿贷款的事。听了女儿的话,我很生气。他向警方报案称,“女儿凭空写了一张24万元借条安慰闺蜜,却被追债。女儿不得不借钱还贷,却无力还贷”,于是就有小额贷款公司来追债了。”警方执法笔录显示,小周父母对女儿的遭遇深信不疑,并多次强调自己没有说谎。

“受害人”:

事情在调解,不愿多说

“我希望,如果最后调解不成,我再请你揭发!”昨天下午,小周在电话中告诉紫牛新闻,目前她正在积极调解此事,也知道网上流传的信息,但她表示不希望媒体继续调解此事。介入,因为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不存在的债务不必偿还。

但事实上,作为当事人,小周及其家人已经报案,此事也在网上曝光。紫牛新闻希望小周能够回应网友的提问,但小周仍不愿多说。

剧情有变:

为啥打借条换了说法

紫牛新闻了解到,因管辖权问题,小周随后前往常州市天宁区兰陵派出所报案。

昨晚,据天宁警方介绍,小周向兰陵派出所报案的情况与此前向西林派出所报案的情况不同。他不再写欠条“来安慰他最好的朋友,让她开心”。

不过,天宁警方相关人士表示,小周的最新说法还是比较无稽之谈。警方尚未核实,暂时无法详细说明。目前,警方已联系另一名涉案人员小徐今日来派出所配合调查核实。

新闻延伸

有借条,不代表真借了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的相关司法解释,认定借贷事实需要具备两个充要条件。一是借贷关系的同意证明,如借贷合同、欠条等;另一种是证明贷款的事实,比如银行转账凭证。在民间借贷纠纷中,仅靠欠条往往不能充分证明借贷事实。

对于本次纠纷,江苏苏政律师事务所于伯君律师认为,欠条出具方声称欠条只是为了让最好的朋友开心,否认贷款实际发生的事实,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如果当事人为了逃避偿还债务而报案虚假,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也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