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咸阳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启示录(秦创原咸阳创新促进中心)

咸阳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启示录(秦创原咸阳创新促进中心)

家庭教育 2024-06-05 15:02:29 849 教育网

咸阳: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类别:教育资讯日期:2023-01-0510:13:04来源:陕西日报作者:刘坤A+A-2022年12月7日,随着西安交通大学深部脑神经调控项目在咸阳成功实施,2022年秦创源(咸阳)创新促进中心技术经纪人团队首次在咸阳实施10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一历史性突破,体现了咸阳市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咸阳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启示录(秦创原咸阳创新促进中心)

作为陕西省唯一被赋予打造秦创园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使命的地级市,咸阳是全省唯一拥有“秦创园”的地级市作为其整个建筑主题。当前,咸阳市正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秦创园,重点培育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多科技成果、科技企业、科技产业落地咸阳。

科研成果出“深闺”

2022年10月12日,被誉为“农田医生”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团队在咸阳高新区安下了“家”。他们开发的煤矸石基土壤保水材料和沙质土壤质地改良技术有望解决煤矸石大规模堆积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安全问题。

正是秦创源(咸阳)创新促进中心的技术经纪人团队,帮助这个高质量的科研项目从60公里外的双一流大学实验室搬到了咸阳。陕西有可供科学研究的“富矿”。挖掘这块“富矿”,加快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是这个团队的不懈追求。

“我们与高等院校的专家团队保持联系,了解前沿科技成果,结合本地区科技企业的技术需求,设计科技成果可能的转化路径,匹配政策、资金、运营商和其他重要资源。每个项目都有专人带领,进行全流程覆盖,为项目提供多方面的服务。”秦创源(咸阳)创新促进中心技术代理奚斌表示。

咸阳市把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作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点。一手“牵”大学,一手“拉”企业,在大学与企业之间“架起鹊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解决企业问题,加速科技进步。结果得到落实和转化。

“咸阳市选派12名科技经纪人负责与全省69所大专院校对接,与133名‘咸阳科技大使’建立密切联系,不断探索可转化的前沿科技成果。通过政策宣讲、座谈会、交流会、推荐培训班等形式,整合国内外政策、资金、载体和产业链资源,助力咸阳科技成果转化。”咸阳市科技局副局长张鹏说。

“智能巡检机器人”、“偏光增量膜产业化”、“超低温能源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等一系列具有核心技术的优质项目在咸阳实施,吸引了大量人才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高层次人才为秦创园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2年12月26日,咸阳高新区,一座“科技承载力”十足的渭河大桥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渭河高新大桥连接咸阳高新区和西部科创港。渭河两岸聚集大量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渭河两岸正在迅速生长出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

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咸阳市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先后印发了秦创源三年行动计划和政策包、先导区实施意见、科技企业倍增计划,形成了务实有效、具有咸阳特色的政策体系。

咸阳市启动“301”科创区建设,围绕创业“零拖延、零干扰、零负担”,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区。围绕“三年100万元资助”的人才创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建设“领雁”科技创新特区,率先试点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全市打造秦创园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金融水。咸阳市设立秦创园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扩大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种子基金规模,为咸阳市投资设立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提供支持科技创新基金合作伙伴根据基金实际规模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研发载体可以为孵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目前,咸阳市研发载体活力水平持续提升,拥有省级以上双创载体34个,创新联合体1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5个。平台。

同时,咸阳市实施“兴贤人才计划”,每年推出人才住房,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优惠购房补贴,让科技人才在咸阳安居乐业。西部创业湾与100名来西安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签订了优惠住房协议。两批64名高层次人才已入住高新区人才公寓。

让科研成果加快转化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咸阳市开展“三送一解”活动,定期走访科技型企业,送政策、送资源、送服务、排问题,深入839规范企业引导企业合作高校攻克技术难题161项。

咸阳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陕西红十月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围绕废旧矿物油再生制备润滑油基础油课题展开攻关。研发团队面临一个技术难题:不改变蒸发损失等因素。如何根据性能指标对原料进行脱色?

“我们认真分析技术难题,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作,精准对接高校资源,为公司匹配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晓辉专家团队,确定了加氢脱色技术方案,并于10月签订了技术开发协议合同和产学研实践基地协议。”咸阳市科技局工业科科长黄亚军说。

咸阳市科技局把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高校成果,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发力,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企业“联姻”,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

“2022年,咸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超过300家,增长42.1%;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将达到551家,增长112%,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咸阳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位居省地级市第一。秦创源建设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咸阳市局长杨冲锋说。市科学技术局.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