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作文字数的重要性(作文如何控制字数)

作文字数的重要性(作文如何控制字数)

家庭教育 2024-05-07 19:00:28 761 教育网

原标题:高考作文字数控制策略:能把中心表达清楚就行

俗话说:高考无小事。这种观点体现在高考作文中。字数控制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小事”。怎么理解呢?从高考作文评分的角度来看,如果考生能够在高考作文规定的字数范围内适当控制字数,那么他们在这方面的成绩将会比那些不知道如何做的考生好得多。控制字数。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此,笔者从整篇高考作文的字数控制和文章各部分的字数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供考生及考生家长参考。

作文字数的重要性(作文如何控制字数)

一、高考作文整篇文章字数控制策略

高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800字。也就是说,这个不少于800字的要求是一个底线要求。至于上限,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我们从高考提供给考生的作文写作模板以及高考作文阅卷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上限控制在1000字以内比较合适。

为什么这么说?

从提供给高考考生的作文写作模板来看,这套写作模板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约25行,每行18字,总共约450字,三部分合计约1,350字。面对这样的模板设计,考生如果写1000字,基本上可以使用模板的两部分。但实际情况略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与其他两部分相比,模板的第一部分少了3行。为什么少了3行?因为这三行首先是用来打印论述题的,其次是用来为考生自己写论述题预留空间的。因此,模板第一部分的实际字数不到450字。

这样算下来,考生写1000字所用的模板空间大约是前两部分,第三部分需要占用两三行。这种模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合适的、恰当的。

从高考作文评分的角度来看,由于高考作文的底线要求是800字,如果考生的作文只有800字,虽然分数不会受到影响,但总会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的不情愿。但如果考生写了1000字,直观的感觉就会有很大不同,阅卷老师会觉得考生的文章很满意。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起来只写800字不会影响分数,写1000字也不会影响分数,但本质上却有很大不同。

有什么大的区别呢?原因在于,高考作文评分并不是类似于机器人的纯粹客观行为。是在大方面尽可能坚持客观要求的前提。在很多细小的方面,完全是阅卷老师的主观感受。行为。以高考作文字数为例。你写了800字,他写了1000字。就高考作文的规定而言,就分数而言,谁好谁差并不重要。但就阅卷老师的主观感受而言,1000字的感觉与800字的感觉相比,前者肯定比后者好,前者的分数肯定比后者高。这种情况就是人们常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的“主观印象分数”。

有人做过测试。从低点来看,高考作文分数中的这个“主观印象分”可能是2分、3分;从高处来看,可能高达10分。当然,这10分并不是单纯的字数,还有很多其他的综合因素。但无论如何,这个“主观印象分”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从字数控制方面来说,如果考生想要这个“主观印象分”,那么字数就应该控制在1000字以内。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写超过1000字会加分吗?答案是,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如果超过1000字,不仅得不到主观印象分,而且还会被扣分。为什么?原因还是在于阅卷老师。

读过高考作文的人都知道,在高考的所有科目中,高考作文批改是任务最重、最耗时、压力最大、也是最累的任务。因此,从阅卷老师的心理来看,字数少的文章可读性更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高考作文的客观性在于,高考阅卷老师的主观心理必须服从高考作文阅卷的客观规定。高考作文字数的客观规则是不少于800字。因此,无论评分老师有多么主观,都必须遵循这个客观规则;否则,他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评分者。然而,当考生的作文达到800字的底线时,在阅卷过程中制约阅卷老师的并不是不少于800字的客观规则,而是阅卷老师的心理。在这种阅卷心理的控制下,阅卷老师对800字的文章、1000字的文章、1000字以上的文章有不同的感受。具体来说,一篇800字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勉强凑足了字数,而一篇1000字的文章则显得更加完整。如果超过1000字,阅卷老师就会感到无聊或者负担重。

因而,这三类作文的“主观印象分”差异较大。800字和1000字以上的文章,与1000字的文章相比,“主观印象分”肯定会受到影响。那么,如何控制高考作文总字数呢?字数宜不少于800字,不多于1000字。

2、高考作文各部分字数控制策略

高考作文总字数不少于1000字。那么,我们如何将这1000字分配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呢?我们按照人们对文章结构的通俗理解:开头、中间、结尾来分析。

我们先来说说文章的开头。文章开头的基本作用一般是表明本文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或要描述的中心内容。对于考试作文来说,这个作用尤为重要,不可低估。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作文标注。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我再多说几句。众所周知,高考作文是考试作文的一种。作为考试作文,首先要遵守考试作文必须遵循的第一条铁律:文章的思想必须符合给定试题的含义。如果一篇考试作文违反了这条铁律,那么这篇考试作文的命运就结束了。

从评分的角度来看,考试作文符合题意的铁律是如何体现的?它通过标题、开头段落、中间部分和结尾段落反映出来。我们这里只讨论开头的一段。

考试论文应反映开头段落中给定论文问题的含义。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开头段落中论文问题的含义清楚地写出你提取的中心论点或中心内容。此时,考生切不可玩弄所谓的含蓄、所谓的曲折等,这些表达技巧在艺术创作中非常有价值,但在考试作文中却是致命的杀手。什么原因?就在于考试作文评分。考试作文批改本质上是在高强度背景下快速复习考生文章的阅读过程。在坚持尽可能客观公正原则的前提下,这一过程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速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必须注意一定的阅读技巧。

这种阅读技巧就是人们在阅读中常用的速读法或跳读法。他们阅读的关键在于,读者阅读相关段落时,不是一次读一句,而是读两句、三句或三四句。甚至一次读十行,而这样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抓住段落的中心句或中心内容。

既然阅卷老师就是这样批卷的,那么作为考生,就要想办法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能违背阅卷老师的口味。如何迎合它?有两种方法:一是想办法把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内容放在段落的显着位置,二是控制字数。就开头段落而言,多少字数合适?从很多优秀高考作文的情况来看,开头段落字数最好不要超过150字。从对应的行数来看,一般可以写6、7行。如果太长,不利于阅卷老师夺取中心;如果太短,就会显得不够。

我们来谈谈最后一段。最后一段和开头一段的目的大致相同。如果说开头段落的基本功能是表明中心论点或中心内容,那么结束段落的基本功能就是重新强调中心论点或中心内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结束语的字数不应超过150字。其原因之前已详细讨论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标记。

最后说一下文章的中间部分。一篇不到1000字的文章,开头和结尾段落已经占了300字,那么中间就只剩下600多字了。这600字怎么安排?从高考很多高分或满分作文的情况来看,考试作文的中间部分应该安排成三段。如果从和谐的角度来说,600个字分成三段,那么每段的字数应该在200字左右。

高考作文中的字数问题表面上看似无关紧要,但从评分的角度来看,其信息量却很大。在日常训练中,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你能多注意这方面,你一定能在考场上在这方面跑赢无数考生,从而让你的高考出类拔萃。

如何写出一篇深刻、气势磅礴的高考作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