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酸碱盐是化学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各大方程式更是考卷的常客。这里叫鱼君详细地总结了这一专题的重点知识,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的话,一定要仔细阅读。
一、酸及酸的通性
酸的定义是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阳离子都是H+。酸由氢离子和酸离子组成。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盐酸HCl硫酸H2SO4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由于浓硫酸或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会产生氢气,而是生成水。
(2)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推导出金属活度序列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照金属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金属位置越高,活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有吸水性,通常用作干燥剂。
硫酸也会导致脱水,并且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沿着容器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勿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水的密度就会变小,就会浮起来。在硫酸之上,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会使水立即沸腾,导致硫酸液四处飞溅,很容易发生事故。
二、碱及碱的通性
定义: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阴离子都是OH-离子。碱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
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氢氧化钙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CaSO4+2H2O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2NaOH+CuSO4=Na2SO4+Cu(OH)2
注意:(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这些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2)盐和碱反应时,两者必须互溶,且其中一种产物沉淀出来,反应才能进行。
(3)写出碱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些学生发现很难写出此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可以先写出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含氧酸的化学方程式,然后用含氧酸和碱交换成分,形成化学方程式。事物。这两个方程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
三、常见的盐及盐的性质
1.常见的盐
定义:能离解金属离子(或NH4+)和酸离子的化合物。
注:此时的盐不是指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2.精盐提纯
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得到的精盐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注意:
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蒸发皿的2/3。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发至干。当滤液不能完全蒸发至干时才停止加热。
3.盐的化学性质
盐溶液+金属盐ˊ+金属ˊ
CuSO4+Zn=ZnSO4+Cu
盐+酸盐ˊ+酸ˊ
BaCl2+H2SO4=BaSO4+2HCl
盐溶液+碱溶液盐ˊ+碱ˊ
3NaOH+FeCl3=3NaCl+Fe(OH)3
盐溶液+盐溶液盐ˊ+盐ˊ
AgNO3+NaCl=AgCl+NaNO3
注意: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K、Ca、Na三种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殊,这里不要求。
四、复分解反应和酸碱盐反应
1.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2.发生的条件
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如果产品中有沉淀、气体释放或生成水,就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3.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五、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
氨、钾、钠、钡、钙均溶于碱
钾、钠、铵和硝酸盐都是可溶性盐。
硫酸不溶性钡和铅;
氯化物不溶于银和汞,碳酸盐除钾、钠、铵外可溶,其他均不溶。
六、几个常见离子的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并滴加稀释的HNO3
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样品中含有Cl-
AgNO3+KCl=AgCl+KNO3
2.SO42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并滴加稀HNO3
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样品中含有SO42-
Ba(NO3)2+H2SO4=BaSO4+2HNO3
3.CO32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HCl,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一种无色气体,使清澈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样品中含有CO32-
K2CO3+2HCl=2KCl+CO2+H2O
CO2+Ca(OH)2=CaCO3+H2O
4.检验NH4
取少量待测物质于洁净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使湿红色石蕊试纸呈蓝色。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少量待测液体于两干净试管中,各滴入BaCl2溶液数滴。有白色沉淀的原液为稀硫酸,无现象的原液为稀盐酸。
七、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黑色固体——C、CuO、Fe3O4、FeO、MnO2
白色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深紫色固体——KMnO4
黄色固体——S
蓝色固体——CuSO4·5H2O
蓝色沉淀——Cu(OH)2
红棕色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白色沉淀——BaCO3、CaCO3可溶于酸并放出气体,使清澈的石灰水变浑浊。
白色沉淀,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不溶性碱沉淀,如Mg(OH)2、Al(OH)3
蓝色溶液——CuSO4、CuCl2、Cu(NO3)2及其他含有Cu2+的溶液
浅绿色溶液——FeSO4、FeCl2等含有Fe2+的溶液
黄色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补充下列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Cu(OH)2+2HCl=CuCl2+2H2O蓝色沉淀消失
2、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变成蓝色溶液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Na2SO4+Cu(OH)2产生蓝色沉淀
4、氢氧化钠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3NaOH+FeCl3=Fe(OH)3+3NaCl生成红棕色沉淀。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指示剂,溶液的pH值表示为pH。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
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碱性气体(如:NH3)不能干燥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
碱性气体(如:NH3)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可检测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品读“叫鱼学习”头条号,访问叫鱼学习网,一起探讨有品质的青少年教育!
相关资讯
-
中考必备化学方程式及现象(中考必备化学方程式汇总)详细阅读
本文将从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中考必须背的化学方程式盘点。通过对这些反应方程式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总结和整理中考理化知…
2024-10-02 15:28:18 223
-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详细阅读
本文致力于提供中考化学必备知识合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化学基本概念、元素与化合物、酸、碱、盐及其性质、化学反应和能量。其中,化学基本概念介绍原子、分子、离子、元…
2024-09-23 21:11:11 861
-
常见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有哪些(常见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是什么)详细阅读
高中党,第二轮复习遇到了基本概念的考验。我整理并分析了20个常见错误。适合选修化学的学生。如有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正。基本概念的正误判断解析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
2024-09-21 08:36:20 578
-
化学中δs(化学中△u)详细阅读
我们在化学学习中遇到了许多基本概念。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区别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非常有帮助。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学化学中的“化学”概念,现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学…
2024-09-18 19:06:57 671
-
安顺中考化学满分多少(安顺中考化学多少分)详细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安顺中考化学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能量、化学与生命四个方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阐述,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阅读本…
2024-09-17 19:23:05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