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宝宝们的意思(宝宝们的图片)

宝宝们的意思(宝宝们的图片)

家庭教育 2024-06-07 17:39:58 723 教育网

记者昨天从教育部2019年教育金秋系列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审工作已全部完成,将于2019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6省市率先投入使用,其他省市根据新高考推进和各省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将全部使用新教材。

高中思政统编教材:讲述“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宝宝们的意思(宝宝们的图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7册教材,含必修教材4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010-300003卷。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张宜斌介绍,四本必修课教材采用总分法,《法律与生活》是概述和基础,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逻辑与思维》:010-300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领域深入讲解,让学生具体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本选修必修教材重点培养学生从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运用科学思维探索和认识世界。

教材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描写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李大钊、董存瑞等革命先烈,聚焦革命文化,描写“红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红船精神”。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诗文占比近半,袁隆平、屠呦呦等事迹入选

普通高中《经济与社会》全套教材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为上、下册,选修必修教材分为3册(上、中、下册)。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涵盖7个学习任务组;选修必修课本每册有4个单元,涵盖6个学习任务组。此外,教材设计有4个独立的“古诗词阅读”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古诗词、散文占语文教材的近一半。从古文、民歌、绝句、韵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汉文魏晋诗词到唐宋古文、明清时期,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都有呈现。教材共入选古诗词67首(首),占入选文章总数(136首/首)的49.3%。其中古诗33首,古散文34首。

同时,语文教材精选了体现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作品。其中,毛泽东(第一)文章5篇,包括《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鲁迅文章5篇,包括《语文》、《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等许多作品。

此外,《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也出现在教材目录中。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复活》十多部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入选教材。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汝民表示,在此类作品的选择上,要注重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文化。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进行分析,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能力,增强文化洞察力。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著作80余部

普通高中《百年孤独》全套5册教材,其中必修教材分为2册,《哈姆雷特》上下册,选修必修教材分为3册,《致云雀》、《历史》和《中外历史纲要》。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主编、中国历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张海鹏介绍,教材呈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精神,涉及10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80多部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50多件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重大发明创造、农业、地理、水利工程等、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外表。

在回答人民网记者关于“历史教材如何选拔英雄”的问题时,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兰表示,高中历史编写团队教材非常重视英雄的教育作用。必修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卷,有70多人,近30个英雄组。比如卫青、霍去病开疆辟土,岳飞精忠报国,抗日英雄戚继光,抗日战争时期的邓世昌,抗战时期的赵一曼、左权,抗美援朝时期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

徐兰特别提到,课本上除了对英雄的描述外,还有专门的“活动课”。“我们希望学生自己能够梳理这些英雄的事迹,收集整理他们的名言,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学习,真正了解和体会这些英雄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敬佩英雄、学习英雄的精神。”源于英雄,铭记英雄。学习他们的可贵品格,学习他们的民族气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教育部已组织东、中、西部13个省份的412所学校开展高中三科统一教材试教。同时,各学科组织140名特级教师进行详细评审,提出修改意见。教材投入使用后,教育部将分批、分层组织开展全体教师培训,并持续跟踪研究,根据各方反馈及时修改完善,不断完善教材教材质量。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