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关于做好自治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自治区高考招生办电话)

关于做好自治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自治区高考招生办电话)

家庭教育 2024-05-26 02:10:48 859 教育网

在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招生工作中,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散布虚假信息,制造焦虑推销,在招生、志愿填报等方面实施欺诈行为,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发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受骗》温馨提醒。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作了《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受骗》、《教你“五招”辨别录取通知书真伪》、《抓住征集志愿机会,线下考生可能逆袭》三个短视频,并在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柳园清风》。现再次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查阅相关信息,不相信虚假信息,切勿心存侥幸,谨防上当受骗。如您遇到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1.寻找官方权威渠道。“小道消息”不可信。

关于做好自治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自治区高考招生办电话)

【现象】近年来,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考试招聘相关信息。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等问题。有的甚至利用假冒的高校、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公众号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实施诈骗行为,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提醒】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2023年高考保驾护航行动,启动“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并协调相关部门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监控。进行权威鉴定,方便考生和家长识别并获取正式的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此外,每年都有资格招生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官网“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校名单查询”进行查询核实。“广西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和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柳园青峰”是我区普通高校招生信息发布的权威渠道,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网上搜索普通高校在我区的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带有“官方”二字标识的“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和“柳园清风”微信公众号,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2、警惕“天价志愿补习”陷阱,理性申请,切勿迷信

【现象】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网红”以“不浪费一分、不浪费未来”、“让每一分都有价值”来吸引流量,夸大志愿者举报作用,制造焦虑出售志愿者报告。然后,他们将其包装成“专家”“名师”,捏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并声称“大数据义务辅导”“一对一咨询”等,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天价的志愿申请咨询服务。

【温馨提示】相关部门从未颁发过“高考志愿者策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一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者策划师”、“专家大师”,大多是按照机构提供的“线路”招收的临时社会人员。敬请考生及家长咨询。在填写高考申请表前,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将发放《广西普通高考单科报名表》和《广西普通高考单科报名表》。各高校去年的录取情况、填写申请表的指导视频等,各高校也会在官网上发布,介绍学校的招生规定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不存在所谓的“内部信息”或“内部数据”。同时,考生在志愿填报期间,可以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及各院校官方网站查询所需参考信息。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整理发放志愿者申请相关材料,或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咨询热线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考生和家长应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个人志向、爱好、特长、职业规划等因素,聚焦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科学选择,独立填写报告,不要迷信所谓的“报考成绩”。-号称高价或天价的自愿报告咨询服务。

3、了解院校招生政策。“特殊渠道”并不存在。

【现象】在高校招生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心理,声称自己“认识某某领导”、“认识某某招生”官”。甚至伪造证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员等谎称可以“走后门”、“做特殊事”,通过诸如此类的说法实施诈骗。如“内部指标”、“灵活计划”、“计划外补充录取”、“减分补充录取”等。

【提醒】教育部招生工作“三十不准”明确要求“不得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者擅自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招生、擅自超出计划规模或者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省级招生办公室不得违反备案程序或者低于政策规定标准向有关高校报送考生档案。”“省级招生办公室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录取标准或者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特此提醒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严格按照招生政策和学校招生规定进行,实行电脑化远程在线招生。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监督机制。学院招生计划由我院向社会公布,没有所谓的“内部指标”。我区各批次录取时间、报考分数、征集志愿者等信息均在“广西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上发布。招生省份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将通过公开征集志愿者的方式录取。不存在所谓的内部还原。分数“重新录取”和“重新入学”的情况。正常入学不会产生任何额外费用。任何要求押金、入场费或指数费的人都不应被信任。

4.认识不同教育之间的差异,擦亮眼睛仔细观察

【现象】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上大学的渴望,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与其他形式教育的区别。这本书欺骗考生和家长。一些教育机构实际上打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幌子招收其他形式的学生。

【温馨提示】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必须通过高考。上述所谓“录取通知书”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不能对普通高等教育新生进行电子注册,也不能获得普通高等教育证书。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认真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在“广西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录取结果,核对录取通知书上的信息与录取结果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请及时咨询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普通高考招生咨询服务组。咨询热线:0771-5337942、5337943。

5、保护志愿者个人信息,防止篡改

【现象】考生的高考愿望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恶意篡改将导致考生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院校。2021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人向派出所报案,称发现自己的高考申请被篡改,变成了那所大学的成绩远低于他的高考成绩。经调查,结合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获取的登录日志,确定其同学吴某(化名)有重大嫌疑。经审讯,吴某表示,他觉得周某影响了他的学业,他这样做是为了惩罚周某。吴某篡改他人高考申请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提醒】律师专家提醒,篡改高考选择,本质上是对考生受教育权的侵犯。从司法实践来看,篡改高考选择的行为可能涉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公民通讯自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不要以为“无知者无所畏惧”,也不要以为出了什么事就可以用“恶作剧”之类的借口来开脱。违法者最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增强防范意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者报名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向他人透露防止他们的志愿者被他人篡改。一旦发现您的高考申请被篡改,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3年8月10日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