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回首2019法警大队(回首2019我们风雨兼程)

回首2019法警大队(回首2019我们风雨兼程)

家庭教育 2024-06-04 19:36:49 242 教育网

职业教育有路线图苦干实干

【原文摘要】

回首2019法警大队(回首2019我们风雨兼程)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号文,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也是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路线图。《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三个“转变”:从政府举办的教育向政府举办、多元化的社会教育转变;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并从参考通识教育模式转向企业社会教育。专业特色鲜明的参与型教育转型。

随着三个“转变”的实施,校企协同办学、教育培训结合、办学多元化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同时,职业院校的活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办学渠道大大拓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凸显。(2月19日作者刘敬忠)

严格落实,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

【原文摘要】

公众对新年新闻发布会和教育热点话题的关注,传递着对新一年教育的新期待。教育连接着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公众的高度关注,让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和压力更加凸显,为教育工作者增添了无限动能,也让我们的工作找到了更精准的着力点。舆论对此类具体问题的关注往往是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与舆论互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收智慧、推进工作的过程。

可以预见,新的一年,教育仍将是备受公众关注的重要领域。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对教育话题的关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舆论环境。(2月21日,作者钟娇萍)

教育扶贫要着眼长远、治本

【原文摘要】

教育扶贫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长期工程。教育扶贫工作能否持续下去,将直接影响教育扶贫的最终效果。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妥善处理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脱贫任务紧迫性的关系。

教育扶贫要继续发力,不仅要巩固教育扶贫成果,还要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和教育质量,确保贫困地区学生留得住、学得好。解决辍学问题的根源;要真正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还要通过教育影响和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脱贫”。(4月12日作者孟九儿)

思政课改革创新铸就新时代灵魂

【原文摘要】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无论从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对于学校更好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重启发出了动员令。

通过改革创新,以更广阔的未来视野在学校学好思想政治课,只有主力军才能顺利进入主战场,带领新一代创造新的未来,让今天的年轻人更好了解中国,把爱国、强国、报国结合起来。自觉融入实际行动;学校通过改革创新,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办好思想政治课,使学校坚守立魂育人的时代使命。(8月21日,作者刘洋)

学校要争当体育强国建设主阵地

【原文摘要】

建设体育强国,学校体育是基础和关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从体育冬夏令营建设到体育技能培训,从青少年竞赛到体育俱乐部建设,提出一揽子推进方案。这些规划无疑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符合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趋势。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构建学校体育新格局,拓展体育多功能方向,释放少儿体育天性,保护少儿体育个性,激发少儿体育潜力,促进少儿全面健康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肩负着每个人的责任、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期望。(9月4日,作者王凯)

真正减轻教师负担,让他们专注于主要工作

【原文摘要】

一位乡村学校女教师在个人账号上发布的一篇短文,居然引起了如此广泛的关注,并持续发酵成为一场温和的舆论事件。因为她说了很多人想说却没有说的话。教师超重的非教学负担这一不敢提及的问题引起了相当大的共鸣,也与当地当局最初处理不当有关。

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是全社会的共识。从教育部到中央深化改革委,都在密切关注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这不仅表明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态度和决心,也说明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中小学教师创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紧迫性。性别。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转变形式主义、改善基层生态还需要更加扎实的工作。(10月24日,作者钟娇萍)

教师教育存在于何处?

【原文摘要】

“双一流”建设规划的出台,意味着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更大的“蛋糕”将被释放。许多大学正在积极争取进入“双一流”行列。因此,高校开始对不同学科进行调整、合并,此时,普类、薄弱学科成为受害者。通常,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中规模和地位最弱,成为最先被抛弃的学科。

对于当今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在国家现有的教师资格和教师聘任制度下,不需要提供师范教育,其学生成为教师也不存在任何障碍。他们甚至比普通毕业生更受欢迎。那为什么要发展师范教育呢?所以,问题的症结其实还是在师范院校。他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11月11日作者叶富贵)

允许教师依法行使教育处罚权

【原文摘要】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教育惩戒权”具有“权力”、“权利”、“义务”三重属性,以及具体惩戒措施,有利于中小学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教育纪律,消除教育实践中的“弊端”。与“不使用”并存的“困境”提供了法律和监管保障。

本意见稿的印发,丰富和完善了现有教育惩戒权规范体系,明确了教育惩戒权的性质,丰富了教育惩戒权的种类,明确了授权学校制定校规的规定。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教育惩戒力。权力的可操作性为教师行使惩戒权提供了具体的规范依据。这对于推动我国法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月26日,作者任海涛)

牢记历史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

【原文摘要】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解读,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清醒前事,警惕后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坛上刻有“祈愿永远和平,中国梦必实现,民族复兴”的铭文。当前,实现民族复兴是全国人民的事。最生动的价值共识。对广大青少年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植根于青少年心中,是各地各部门的自觉行动。把爱国主义修养、强国志向、报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为民族复兴注入更加强大的力量。(12月13日,作者王石川)

警惕高等教育发展“流动性陷阱”

【原文摘要】

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过程中,体制内竞争客观存在。这种竞争通常是一件好事。要想发展,就必须有竞争。这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不例外。但凡事有利有弊,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竞争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倾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体现在学生的竞争上。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大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次,是校际优秀人才的竞争。这两个问题不是任何大学或地区能够独立解决的,而是一个全局性、结构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从宏观层面进行系统谋划,积极化解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与人才良性竞争的流动机制。(12月23日,作者张志坤)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31日第2版:中国教育评论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