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劳动者之歌的歌词(劳动者之歌十首)

劳动者之歌的歌词(劳动者之歌十首)

家庭教育 2024-05-25 23:14:52 727 教育网

劳动节

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人民值得骄傲的一天。在中国,除了享受“五一”假期,全省各地还将集中表彰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表彰劳动模范,就是表彰劳动人民,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者之歌的歌词(劳动者之歌十首)

延安作为中国劳模运动的策源地和劳模精神的发祥地,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造就了陕甘宁边区一大批劳动英雄。各条战线涌现出各具特色的英雄模范。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价值值得我们用行动去理解和传承。

今天《深度延安》,让我们用新时代劳模代表的励志故事,向全体劳动者致敬。

五一前几天,正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习的哲永斌专程从北京回到子长,与职业驾校的学员们分享自己的好心情。因为一年前,他和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以书信的形式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学习经历,表达了当好主人、为新时代贡献力量的决心。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很快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复。

陕西省劳动模范子长县职教中心汽车驾驶维修培训学校校长哲永斌:

去年我们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兴奋得一夜没睡。我清楚地记得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社会主义是通过艰苦奋斗建成的,新时代也是通过艰苦奋斗建成的。他希望我们用干劲、勤奋、进取精神带动广大职工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

这个答复鼓舞了哲永斌和劳模班的同学们,让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索。今年五一,他们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表彰大会。为了腾出时间,哲永斌提前安排好驾校学员就业对接,为贫困户送去春耕农资。这些事情一一落实后,哲永斌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回学校的火车。

这一天,吴起县全鑫超市总经理康全鑫也起得很早。年初,为了实现农产品与各乡镇超市的对接,尽快变现,康全新回收了所有过期的品牌租赁专柜,并在旗下5家超市建设了消费扶贫专柜。老百姓的农产品卖得怎么样?价格定位是否合适?康全新想亲眼看看。

陕西省劳动模范、吴起县全鑫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全鑫:

我也来自农村,现在只想用我的消费扶贫专柜帮助销售老百姓种的小米、大米、豆类。)并以原来的形式还给人们。

康全新对父母的感情,与56岁的延中教师林志平对教育的感情如出一辙。以她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近日将派教师下乡。林志平不仅要在北关校区给一年级学生授课,还要抽出时间去枣园校区帮助老师们打磨、授课。细节,开车来回的日子,忙碌又快乐。

全国劳动模范延安中学教师林志平:

在该选择安逸的年纪,我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奔跑。原因之一就是我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感情。当我站在教室里时,我觉得当我听课时看着学生们闪亮的眼睛和会心的笑容,我真的感到很幸福、很踏实。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观之一。酒吧。

延安中学学生徐蓉:

在我进学校之前,我就知道有这样一位全国劳动模范,有这样一位林老师。我真的很希望能被分配到她的班级。没想到我居然被分配到了她的班级,我很高兴。

传道、授业、解惑,让林志平收获了教师职业给她带来的内心丰富和丰富。专业分工不同,但这种朴素的获得感,却是在延长油田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土壤专家”王海荣深深体会到的。当时,一名年轻工人因控制失误而被砍断数根手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延长油田塔塔采油厂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海荣:

我们班的一个娃娃将手指放在方形卡片下面。他痛苦地尖叫,救救他,救救他。我们在现场看着(没办法),但他连话都说不出来,就晕倒了……最后,当有人把他救出来,送去医院的时候,看到他真的很痛苦。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血淋淋的教训太多了,太多了。

这种名为光杆连接器的方卡更换装置是王海荣三十年前改进的,修井队从未发生过因该装置造成的伤害事故。正是从那时起,王海荣的发明创造一发不可收拾。已完成技术创新98项,其中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知识越深,爱就越深。以职业良知面对平庸,以谦虚的心态,创造不平凡,坚守初心,努力拼搏,是这些劳模所共有的品质。奉献自己、带领团队也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在教育战线、在厂矿、在扶贫一线,劳模不仅仅是一种荣誉。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下,劳模精神已成为团队协作的核心战斗力。

在对劳动模范的采访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些优秀的劳动人民代表有着十分朴素的百姓情结和乐于助人的公益情怀。他们的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让他们绽放出超越荣誉的人性光芒。这种人性之光所辐射出的强大向心力,吸引着更多的个体向自己靠近,创造了1+1大于2的价值,也作为内生驱动,让劳动最光荣,创造了最伟大的时代精神。团队成长的力量。

全国劳动模范延安中学教师林志平:

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带领团队。所以我带团队的时候,希望我的团队里有更多的人能够实现专业成长,然后我希望我的团队成员再次带队,让我们延安能够有更多的名师,这个理念我们的名师也可以恢复。用我们这样的劳模精神,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延安中学教学办公室主任刘晓茹:

林老师的指导不仅对教学方法产生影响,而且对教学研究也产生影响。她的勤奋研究使她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她的研究方法也影响了我们其他任课教师。

延长油田塔塔采油厂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海荣:

虽然我的荣誉很高,上面写着我的名字。但我想这些奖牌的背后是延长石油几代老员工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王海荣一个人的成果。希望有更多的徒弟,在老工人的指导下,新一代年轻人能够做出更多的成绩。

下寺湾采油厂的“小才子”张永安,是王海荣眼中的年轻一代。近两年来,张永安在师傅王海荣工匠精神的指引下迅速成长。他自制的电子显示万用表和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在下寺湾采油八大队试运行后,将每吨油560元的生产成本降低到300元左右。

延长油田下寺湾采油厂工人张永安:

认识了王海容大师后,我知道自己应该把这项技术和自己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矿井的这些小改革在井场的推广应用,让我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

延长油田塔塔采油厂工会副主席陈忠成:

工匠王海荣可以说是我们延长油田的一个活生生的标志。更多年轻的石油工人为加入他的团队而感到自豪。我们相信,通过一代代石油人的接力,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会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总结,使劳模的榜样作用、桥梁作用、骨干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在延安市中医院,付春爱的榜样影响着每一位医护人员。在针灸科,大家始终坚信一个理念:医德化人,治病先治心!

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延安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付春爱:

想一想,病人是痛苦而来的,是痛苦的。如果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因自身因素给病人带来新的痛苦,影响病人的康复,就会适得其反,违背我们自己的医疗实践。工人的初心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也与我们中医的“七情致病”相悖。首先,我们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不仅要治好他的疾病,还要治好他的心灵和精神。

心去哪里,身体也去哪里。在崂山前线经历过枪林弹雨和生死洗礼的李海安,已经从三十年前的战斗英雄成长为行业的骨干力量。李海安说,如果能活下去,就一定要在岗位上继承老山精神。

抗越保卫战一等功获得者、宝塔区物价检查站职工李海安:

现在我想起了这些牺牲的同志。当我做我的工作时,我必须对得起他们。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我牺牲的这些兄弟。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和平,却没有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陕西工人运动学院兼职教授李武明:

新时代延安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无论是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还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是对延安时期的劳模精神。在大规模生产运动中,先进的模型人物在各条战线上涌现。例如,从事农业的人叫吴满友。赵占奎在实业。部队中涌现出359旅和各条战线各机关、学校的先进模范人物。直接作用是满足陕甘宁边区军民需要,保护边区,保护党中央。劳模精神诞生了,劳模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雏形。我想我们延安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也有责任和义务继续弘扬和传承延安劳动模范精神,推动我们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已经建成,新时代也已经建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呼唤勤奋、有为的劳动者,转型发展的延安需要多元化的劳动人才。无论身处哪个岗位,艰苦奋斗、诚实做事、科学做事,都是劳模精神的最好传承。

工人之歌

劳动者之歌

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延安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付春爱:

作为中医人,在学习我们传统中医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一些先进的西医技术,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陕西省劳动模范、吴起县全鑫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全鑫:

我只是想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价值,过上美好的生活。

延长昌下寺湾采油厂工人张永安:

无论是劳模精神的传承,还是组织给予我的荣誉,都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动力。

陕西省劳动模范子长县职教中心汽车驾驶维修培训学校校长哲永斌:

通过我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诚实劳动给每个人带来幸福和收获。我现在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带动身边的工人向知识型、创造性、技能型工人转变。真正让劳动最光荣、奉献最快乐。

延安市总工会副主席张世忠:

延安儿女在各条战线上顽强拼搏、顽强拼搏。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涌现出23名全国劳动模范、208名省部级劳动模范、480多名市级劳动模范。正是这些工作在全市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全市人民树立了精神标杆。延安各界工人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感召下,认真完成“无中生有、无中生有”这两大篇章。无”,使延安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只有劳动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让我们在歌颂身边这些可亲可敬的劳模的同时,倡导劳动、尊重劳动者,让劳动精神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让“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引领我们不断赶超,收获更多丰富的生活。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