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有哪些

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有哪些

教育机构 2024-07-19 18:11:05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周“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的设立情况?

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西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和社会制度结构。教育机构设置在官府之中,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中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文献典籍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接触。

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有哪些

“学在官府”具体表现为: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②惟官有器,而民无器;③惟官有学,而民无学。贵族垄断了教育的物质资源,也垄断了教育活动本身,教师由职官兼任,这也导致西周官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官师合一”。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不可能建造很多大型公共建筑供各种专门活动之用。西周的学校不仅是教学的场所,也是多种社会活动的场所,教育机构和行政机关不分,这种“政教合一”是官府办学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西周教育是包括什么内容的?

答:西周教育

  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从设置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大学与小学。天子所设的大学,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其中辟雍是中心,四面环水。诸侯所设的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半面临水,称“泮宫”。

  国学之外,又有乡学。乡学是地方学校,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由于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设学也有不同名称,如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西周学校系统可参见下表: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西周教学场所分为“大学”和“小学”,无论是“大学”还是“小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在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充实。

“礼乐”在奴隶主贵族的教育中是密切配合的,凡是有礼的地方都需要乐来配合,并且它们体现了宗法的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品行的影响深远,所以礼乐教育是六艺的中心。

所谓礼,在西周的教育中,涉及的非常广,特别是贵族生活中所必须的五礼,是教学中必须传授的内容。

乐教中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在舞蹈中大武乐舞最受重视,大武乐舞反映周朝开国的历史,常用于祭祀祖先,它既可以维护周室的政治教育,又可进行尚武的传统教育,因此,贵族子弟都要学习。

“射御”中的射,指的是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的是驾驭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在奴隶制的国家中,需要贵族子弟都要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射御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学习项目。

“书数”中,书指的是文字,“数”指的是算术,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被成为“小艺”,“书数”的内容在小学时就开始学习,在大学中也会有,只是内容的难度会提高,在大学中学习的是《诗》、《书》。在《礼记-王制》中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周出现的教育机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