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乙卷下水作文(全国乙卷作文解析)
【真题呈现】
适用范围: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22。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60分)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届奥运会展现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们从无知的孩子到有为青年的跨越。亲身体验,感受体育的荣耀、国家的强大;未来前行,你们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汹涌大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息。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以“跳跃,再跳跃”为主题的文章,反映你的感受和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概念,明确风格,准备好自己的标题;请勿复制或剽窃;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读】
昨天高考作文发布后,我看到了很多关于作文的评论和分析。不少老师对国卷B作文题目《双奥城市》表示失望。例如,《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作文题应区别于历史题、政治题,而应为上述使命的教育成果自然呈现提供空间》。刘学良老师评价说,“写作观点不容怀疑,没有讨论的余地,争论几乎被消除,不可能谈论推测和逻辑,更谈不上思想的深度。”“没有书写的情境和对象”、“易于复制和构建”,导致“分化程度低、选择功能弱”。
这里,我只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并附上一篇关于下水的文章。
观点还是话题:
写作任务与写作材料之间的关系
“任务驱动作文”的本质是在素材作文的基础上,通过“任务指令”的“锁定”来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一方面调整了选题的探索性和难度;限制性和开放性起到预防结构的作用。(详情见《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
“写作任务”与“写作材料”的关系非常灵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关联度最高的是“根据材料、情景推理”,以2020年全国第一卷《管仲宝术》读书会为代表;中等关联度是“凭料推测”,以2021年全国B卷《宫雅氏》为代表;最不相关的是“从材料中引入主题”,以2021年国文A中的“什么可以做,什么有希望”为代表。
关联度越高,限制越强,抄袭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关度越低,限制越低,越容易复制。今年国论文B延续了去年国论文A的风格,从“材料”而非“观点”引出“题目”。与传统的专题论文不同,它有材料的局限性和一定的方向性,无法由学生阐述。不过,相对于更相关的任务驱动论文来说,确实更容易抄袭,而且对于这种论文来说,确实更容易抄袭。宏大的主题确实使文章更容易陷入虚假和赞扬之中。
但这并不是标题的原罪。材料中给出了“主题”,但没有给出“观点”。因此,将该问题描述为“历史问题”、“政治问题”或“没有讨论余地”是不恰当的。
既然是“话题”,我们自然不必拘泥于材质。那么,我们如何处理材质与延展的关系呢?
“话题”的思辨:
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同于“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2020年新高考卷一)和“专家、大师、普通人”(2022年新高考卷一)的概念思维,“话题”缺乏讨论的“支点”,“跨越、再跨越”成为讨论“跨越了什么”的“说明文”。我想这也是很多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何突围?
出发点是材料,是基础。从材料出发,提取关键词。这里引用夏解祥老师的解读,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体育”、“国力”、“成长”三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任务驱动作文的一把“锁”。如果掌握了这些关键词,文章就不会跑题。
立足点就是生命,这是关键。这三个关键词其实与青少年的生活息息相关。考生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漠对待他们,而应该深入自己的生活,发现“体育、国力、成长”等方面的“跨越”。“再次飞跃”的体验并获得我们自己独特的理解。比如穿越之前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穿越?穿越之后是什么样子呢?怎么又穿越了?穿越和再穿越的目的、方式、心态是一样的吗?你可以从小事做起,找到自己成长的飞跃;也可以放眼大局,探究跨越的目的、方法、态度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审美:
青少年缺了些什么?
这些经历常常被考生甚至教育工作者忽视。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知识的缺乏,而是审美能力的缺乏。具体表现就是缺乏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力。这种审美感受力是形象思维的具体表现,是审美能力的基础。从知识的角度看“跨越”和从审美的角度看“跨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从前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只能看到冰冷的话语;从前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只能看到冰冷的话语;从后者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跳跃的姿势,肌肉的力量,眼神的坚毅……带着这些情感去写作,我们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新高考中的语文题《交通如粘河》。他很好地考察学生深入体验具体情境并表达这些感受。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所欠缺的。
【下水作文】
跨越,再跨越
从无知到富裕,我有幸生活在盛世,见证了祖国的跨越式发展;从2008年奥运会到双奥之城,民族毫不犹豫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站在历史关口回望过去,如果说“跨越”是一种能力,是奋起直追、不落后,那么“再跨越”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态度。居安思危的自我突破。“跨越”与“再跨越”之间的差距,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血脉、韧性和品格。
“跨越”往往是一种正视缺陷和缺点,走向卓越和进步的能力。我没有亲眼目睹那个山河破碎的时代,却在书页的翻动中听到了跨越时空的哀叹;我从未亲眼见过那片饥饿的荒原,却听到了历史长卷中永恒的叹息。是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从神州到天宫,这是一次飞跃;从东亚病夫到奥运会,这是一个飞跃。每次穿越时,都需要直视脚下的泥土;每一次穿越,都需要鼓起各种勇气;每一次穿越,都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每一次穿越,你都会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一个民族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历史,也是一部永不破、不立的历史。它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热血和坚韧。
“再次飞跃”倾向于一种不忘记潜在危机、不沉溺于当下安逸的态度。当我们变得强大,我们就获得现在的平安;当我们变得富有时,我们会获得物质上的丰富;当我们从泥泞的土地迈向开阔的平原时,我们的目光转向了更高的山和更广阔的天空。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自强不息”,努力追求人生最大价值;这是一种深入灵魂的“道德”,谋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历代人的一种传承,“居安思危”,有思想,就有准备,有准备,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根本。一个民族的进一步跨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品格。
一个民族的跨越来自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跨越,一代又一代人的跨越来自于个体群体的跨越。红旗的保护让我茁壮成长。站在历史节点,展望未来,我将在成长中守护狩猎这面飘扬的红旗。国强不必有我,国强必有我。我们这一代人将传承民族血脉,牢记历史,努力实践;传承民族韧性,越挫越勇、百折不挠;传承民族品格,立于道,以德立命;站在先辈的肩膀上,用我们个人的“飞跃”一小步一小步地实现中华民族的“再飞跃”!
当“冰墩墩”和“雪蓉蓉”的身影渐渐远去,我们不必错过这场盛会;当神舟十四号的尾焰从天空消失时,我们不必为这趟壮丽的旅程感到遗憾。未来的画笔已在我们手中,勾勒出我们“跨界”的姿态,涂抹民族“再次跨界”的图景!(904字安徽中学张老师关于下水的作文
相关资讯
-
我们要看家庭教育,我们要看家庭教育英语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们要看家庭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我们要看家庭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我们需要怎样认…
2024-11-26 05:24:03 0
-
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什么(我们每天看到太阳 的现象)详细阅读
抢先预览令人兴奋的预览问题2023.04.16提前通知美美,你知道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其实并不是原来的太阳吗?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不就是这样吗?这是什么意思?呵呵…
2024-10-04 04:58:43 241
-
历年中考总分多少(历年中考总分数)详细阅读
历年中考总成绩分析及应对策略是考生备战中考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历年中考总分分析、中考出题趋势、科目策略和心理准备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总分分析方面,我们可以检查过去…
2024-10-03 22:28:44 386
-
中考满分作文关于宽容的题目(中考满分作文宽容理解类)详细阅读
本文将探讨宽容如何成为解决冲突的好方法。宽容的定义是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意见和观点保持宽容、理解和认可的态度的能力。当我们面对冲突时,宽容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
2024-10-03 20:20:55 183
-
中考特长美术邯郸一中多少分能上(中考特长美术考什么)详细阅读
作为中考专业艺术考试备考指南,《发现美的力量》系统讲解了如何培养艺术特长,发现美的力量。1、美术基础艺术基础是艺术考试的基础,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最重要的是素描…
2024-10-03 17:48:26 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