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题型(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题型(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机构 2024-08-04 17:49:38 496 教育网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考试第二科目。它是一门记忆点多、知识点非常专业、需要深入理解的学科。如果这次考试不认真准备、不注意的话,考试不及格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1.考试时间及成绩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题型(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考试时间为下午13:00-15:00,时长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试卷结构

问题类型

单位分数

问题量

总得分

单项选择

2'

21

42’

分析

8'

4

32

简短回答

10分钟

4

40分钟

材料分析

18’

2

36’

满分

150分钟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题有4个,每个大题的比例基本一致,都在40分左右。

3.各题型分析

(1)选择题

如果你想取得好成绩,你必须在选择题上取得相对较高的分数。因为只有这部分题是客观的,只要熟悉相应的知识点和考点,就可以做对。

另外,整个考试时长为120分钟。这部分的题做题不能太慢,否则会影响后面的主观题。因为下一个大问题我们还是要在脑子里思考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因此,建议您快速回答选择题。建议尽快答复。

(二)分析题

每道分析题得分为8分。回答此类问题的更好想法通常是:

1、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这个观点是正确/错误的”。或“这个陈述是正确的/错误的。”

2.给出同意或不同意该观点的相应理由。用你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来回答。

3、用一句话概括。例如,“问题的答案是正确/错误”

这种答题方法采用的是“总分总计”的方法。当阅卷老师看到这种回答问题的想法时,他会更喜欢它。

在做分析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我们的意见不能被错误地回答。如果意见回答错了,无论你以后写多少,写得多好,都不会得到分数。

以2020年真题“正向迁移是正向迁移”第24题为例。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先给出自己的看法)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不同,迁移可分为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其中,前向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给出理由)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正向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负向阻碍作用。

正向迁移和正向迁移是两种分类模式下的两种迁移类型。向前迁移可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正向迁移并不一定是正向迁移。

问题的答案是错误的。(综上所述)

(3)简答题

由于是简答题,所以注重重点,即回答要点。比如,我一看到这道题,基于之前对相关考点的熟悉程度,我立即在大脑中整理思路,回想一下大脑中的相关知识点:这道题包括哪些点?回答这几个关键点。然后你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展和延伸。如果没有时间写扩展,它不重要,或者作为补充说明意义不大,我们就不需要写。

我们以2021年考题“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27题为例。

答: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级集体。

(三)建立学生档案。

(四)开展个别教育工作。

(5)组织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

(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七)进行评估。

(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上述简答题包括这八点。考试时只需回答这些要点即可。

当然,如果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原因大脑暂时无法联想到这道题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暂时跳过这道题,看下一道题。然后到时候再回来写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些人对知识点不熟悉,于是就把不相关的想法全部抄袭,或者随意找一些想法添加进去。他们觉得阅卷老师反正没有太多时间看书,但是可以想象,他们这样的分数肯定不高。

(4)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有两大题,每一题包含两题。如果说前面的题目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对固定的知识点,那么这道题则考察考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学用”的能力。该题通常要求考生分析某位教师的某段教学经历或某项教学活动的片段。因此,考生要想在这道题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不仅要非常熟悉相关知识点,而且要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重组和构建,并灵活识别和运用。

根据近年真题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以下高频考点的掌握和理解:

1、教学原则或教学效果

2、德育原则或德育方法

三、培育班级集体的主要方法

四、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如何调节

5.学习迁移理论

6.教师期望/自我效能

7.如何复习、如何与异性交往等。

4.如何准备

1.购买教材。教材由中工出版社或善象出版社出版。只要适合你就行。

官方教材

过去的试卷和预试卷

2、首先系统阅读教材。这次会比较长,可能需要重点熟悉知识点并消化。然后读第二遍。这次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透彻,知道哪些考点重要,哪些考点不太重要。然后第三遍就是开始记忆、总结、背诵相关知识点。第三次,你应该完全“沉浸”其中,效果会更好。

3、做真题并总结。此步骤可以与第三遍结合。第一次做真题时,可以先看大题,看看自己大脑中是否能及时联想和提取相关知识点。如果你仍然无法有效回忆起知识点,则说明你对相关知识点不熟悉。你还需要回到上面来进一步理解和透彻的知识点。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