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中考学霸10门课6门满分多少(中考学霸10门课6门满分)

中考学霸10门课6门满分多少(中考学霸10门课6门满分)

教育培训 2024-08-14 06:40:28 40 教育网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卢梭曾说过:“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孩子专心学习”。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教育的本质是找到适合的方法,在孩子大脑发育关键期,记忆力、专注力发育黄金期进行适当引导,而不是一味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过分逼迫孩子学习。那样只能适得其反,孩子厌烦,家长心累。

中考学霸10门课6门满分多少(中考学霸10门课6门满分)

2020年中考成绩曝光后,有一位女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中考10门课满分940分,她有6门考了满分,总分927分。她就是来自湛江的学霸王柠允,因为太优秀甚至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名表扬。

中间的是王宁云

优秀的人从来都是相似的,背后的好习惯助她一步步走向成功。我们总觉得学霸是天生的,智力是决定因素,总是忽视个人努力。其实真正优秀的人说到底除了天分,后天努力更重要。好习惯是帮助他们成功的基石。

让我们一起见证她的成就,6门满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化学、体育都是满分,妥妥的全面发展。资料显示,她当年小升初全校第一,如今初升高又是第一。

三个好习惯是致胜法宝

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个性,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英文】普德曼

好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学习轻松高效,反之坏习惯会让孩子学坏,不断为之付出代价。

一、从小养成“专注”的习惯

法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曾说过:“天才,首先是专注。简单地说,专注就是一个人做一件事的坚持。大多数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非常专注地做事情。”这并不容易。被打扰了。”

老师说,王柠允从小属于内心非常安静的女孩,不容易被外界干扰。看书安静认真,做作业专注,效率高。

网页图片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Goleman)在《专注》引用了一项研究结论:注意力对学生表现的影响比智商更大!

另一组研究结果显示幼年时专注力越强的孩子,他们成年后越容易取得成功——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方面。专注力是许多关键能力的基础,比如自我管理,比如同理心。它会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也会影响我们的社交活动。

每个阶段的专注程度不同,但我们发现这也是一种可以从小培养的能力。之所以很多人不一样是因为“专注力”有差别。

每次考试名列前茅的孩子不一定是花最多时间学习的,但一定是“上课特别注”、“作业特别专注”的孩子,因为他们知道课堂学习的重要性,知道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训练孩子的专注力,2-6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孩子稍大以后,也可以培养,但是会稍慢一点。

“番茄学习法”训练专注力

312岁是孩子专注力发育黄金期,心理学表明,儿童注意力集中一次最多25分钟。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看似在学习,实际上心思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因此,一开始家长不要贪图时间,而是拨打“时段”培养孩子专注力。

开头设置25分钟的番茄钟,这个时间段,要求孩子集中精力,有效率完成作业,25分钟到了,可以去休息一会,然后再去进行下一个25分钟。每3个番茄钟,休息一个较长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这种专注的习惯,进而把时间延长。号码

二、从小养成“规划时间”的好习惯

优秀的孩子从来不追求的不是熬夜、学习最长的时间,而是习惯,是时间规划。据悉,王柠允从小每天都会自主安排时间学习。能够在小学就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并安排得井井有条,说明她的自我约束力和时间规划力非常强。

这种能力在小学科目不多的情况下并不明显。输入初高中后随着科目增多、难度加大,会规划时间的孩子往往更占优势。因为每门课花多少时间、哪个时间段学习哪门课、各科时间占比分配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优秀的时间规划能力,更是孩子超强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

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完全依赖父母的关注。要在612岁孩子习惯养成关键期就要养成。

1、学会每天列ToDoList

列出每天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完成后检查每一项。孩子每天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2、学会“四象限法则”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指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之间的区别是人们浪费时间的最大原因之一。

例如重要而紧急的事情,需要马上做,重要不紧急的可以有计划地做,不重要紧急的,适当提前做,不重要不紧急的最后再去做。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作业和哪些作业需要紧急完成。合理分配时间至关重要。而这种方法要从小掌握,这个不起眼的习惯,却是很多学霸从小就坚持的,好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

三、从小爱“阅读”的习惯

阅读能力是拉开学生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语文也能考满分的王柠允坦言,自己从小喜欢看各种书籍,因为小学作业负担不太重,有更多时间看名著、历史人物传记、侦探、科幻小说等等。而阅读带给了她很好的人文素养,也提高了她的理解能力。

各科知识都是都是相通的,自己不喜欢“死记硬背”,很多书看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了。“阅读”可以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捕捉能力、记忆能力等等。阅读的过程是知识不断复盘,加深印象的过程。

读书可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隐形能力”。同时也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因素。

如何从小提高孩子“阅读能力”?

1、从小多看多积累

612岁是孩子记忆力、理解能力发育“黄金期”,这时候看过几遍的书籍,很多孩子都能记下来。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父母可以从小让孩子多看,多阅读。也可以拿来笔记,试着让孩子边读边记,从小学会做“阅读笔记”。

2、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孩子优秀与否,与家庭有很大关系。我们发现,书香门第的孩子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成绩也很优秀。这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家庭氛围”很好。

亲子共读。平常下班后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你读你的书,孩子读他喜欢的书,以身作则,孩子潜移默化会被你的阅读习惯影响。

不打扰。同时,阅读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给孩子提供安静、愉悦的读书环境。

3、阅读不设限,挑选适合的书籍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少读课外书。这是看不见的缩小了孩子接触优秀书籍的范围。除了个别不适合中小学生看的书。其实书籍越杂越好。但也不是说所有都适合。

多读经典书籍,那些经典书籍除了语句优美,通常逻辑性强,脉络清晰,阅读的同时通常多学科交叉,孩子也能学习各种知识。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优秀孩子的很多学习习惯都是一样的。时间管理达人,专注力特别好等等,这也说明,这些能力的提高对孩子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帮助我们的孩子,在这些方面多多帮孩子提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都会受益匪浅。

优秀的人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如果只有天赋而没有努力,那就是枉然。研究了无数数学大师,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性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是从小培养的。

6-12岁是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是心理自卑与勤奋的对抗时期,也是孩子最容易被忽视的小学阶段。

与其花大量精力给初高中的孩子补课,不如在小学就掌握好习惯,建立好习惯“三观”。

李玫瑾曾说过:“6-12岁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孩子对父母比较听话。12岁以后,大多数孩子都比较叛逆,父母的一句话就相当于垃圾。”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本很多父母奉为经典的育儿枕边书。书中强调了小学生“习惯”的重要性。以实用性著称,书中大量实例涵盖了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叛逆、顶嘴、不听话、磨蹭、没有时间观念、早恋等的各种问题。

1-6年级的孩子学习、性格、行为、习惯、品德等多方面入手,分阶段帮家长了解孩子,比如从“13年级帮孩子打好基础,46年级重视孩子的生理、心理,重视小升初”三个大方面入手。具体到每一个年级侧重点不同。

一年级按键适配小学作息及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拼音、算数、字母入手重点抓书写习惯。

二年级重点培养“阅读”习惯,丰富课外生活,狠抓“专注力”是关键。

三年级改掉“磨蹭”坏习惯,课前预习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孩子掌握学习重点。

教四五年级的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学会做错题本。

六年级加强心理疏导,减少学习压力。同时强调“假期”重要性,帮助孩子合理利用假期,实现反超。

最后,“品德”、“能力”重要性,教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理财,学会管理时间等等。

拥有者:20年教龄的一线教师于敏编写。她把20年教学经验融合进这本书里,被无数家长奉为经典。需要的爸爸妈妈在下方“去看看”处可下单。

陪伴孩子读完小学六年29.9购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上都有没有被挖掘的潜能,而父母是领路人,我们要趁早发掘孩子的潜能,并不断放大,这是作为父母需要不断学习的技能。

还搭配《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在小学打好基础后,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教育就结束了,初中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早教、顶嘴、不交流、叛逆”等情况。同时初中也有危险的“初二现象”。父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掌握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在竞争中越挫越勇。

教育从来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出家长、孩子、学校共同合作的戏。理解孩子,才能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才能带领孩子走向成功。

陪伴孩子度过初中三年29.9元购买#首届书评创作大赛##聪明孩子成长笔记##头条童书#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