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精品】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精品】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教育培训 2024-08-05 17:06:02 35 教育网

01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精品】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1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周边国家共有20个。(14个陆地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

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征:大杂居和小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地区。

7填写以下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跷)、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

8我国地形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9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区广大;

10第一、二级台阶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台阶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我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夏季南北地区普遍高温。

13、我国降水区域分布格局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我国气温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带。

15我国干湿地区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时发生,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很严重,如异常夏季风、冬季风引起的洪涝、干旱等。异常现象带来寒潮和冻雨。

17对比我国南北河流,南方河流流量较大,汛期较长。原因是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18自然资源主要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例如,水(土地、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区域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稀。时间分布:夏秋季节较多,冬春季节较少。

22解决我国缺水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建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举个例子: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举个例子:南水北调

24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锋”,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铁路干线为哈大线。

26我国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部旱田区和南部水田区。

27我国四大牧区包括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8个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三大林区: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东北林区(大兴安岭长白山)、西南林区(横断山脉)、东南林区(人工林)

29我国四大产业基地主要是辽宁-中南地区、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基地。(辽中南部:著名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综合工业基地;上海、宁波、杭州:全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珠三角:综合工业基地重点关注轻工业)

30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北京中关村。大连计划发展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的高科技工业中心)。

31我国最北、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省份最邻近的省级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我国最大平原:东北平原盆地最大平原:塔里木盆地最低盆地:吐鲁番盆地最高最大高原:青藏高原流域最长、最大、最宽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长江河流内容:黄河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02

巧记地理知识15法

学习地理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这里有15种记忆知识的方法,供参考。

一、谐音记忆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概括、抽象成顺口溜、有趣的语言,易于学习和记忆。例如,地壳的物质成分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女之美”。”。

二、精编提纲法。

地理课的内容庞大而复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背下来。编写大纲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列出重点,尽可能集中需要记忆的知识,使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归纳化,便于记忆。

三、单字记忆法。

就是通过减少记忆语言的数量来达到容易记忆的目的,将一长串的地理语言简化成几个单独的单词,以便于记忆。例如:我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线,可记为:张、兰、拉、溪线;农产品价格高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丹麦可以记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荷兰、丹等

四、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一些地理的东西编成歌曲来帮助记忆。这首诗节奏感强,又容易背诵。例如,我国主要煤矿可编成以下诗:鸡西的鹤岗平顶山,阜新的峰峰、开滦,太原大同的阳泉煤矿,淮北徐州的甲溪山。

五、类似联想记忆法。

一些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原因、规律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通过相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加强记忆。例如,里海和日本的面积各约为37万平方公里。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的自然地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六、游戏记忆法。

有些地理知识可以适合游戏,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让学习变得有趣。例如,复习长江和黄河时,学生可以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河;每个大组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上游、中游和下游。这样,就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根据相关内容进行问答接力游戏。

七、关系联想记忆法。

一种基于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来增强知识记忆的方法。例如因果关系:地球自转-偏转力-盛行风向-洋流流向;隶属关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平行关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凝固作用。

八、综合记忆法。

将分散的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结合起来。总结并联系起来,以便全面记忆。例如,夏季风雨带的运动可概括为“三停两跳”:五月停南岭,六月跳至长江中下游,停留一个月左右,7月到8月跳跃到华北地区。东北。

九、直观形象法。

它是指利用现有的或自制的模型和图片来帮助记忆地理事物的特征和特征。例如,用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理解和记忆经度和纬度的划分;使用《中国政区图》可以轻松记住省市位置;利用沙子制作的山体模型,可以方便地了解和记忆山区的地貌类型和轮廓。另外,还可以借助其他东西来加深记忆。例如,回顾亚洲时,可以用左手将手背向上弯曲,按照地图的方向放置。拇指代表阿拉伯半岛,食指代表印度半岛,中指代表中南半岛,无名指代表朝鲜半岛,小指代表堪察加半岛。这样,亚洲的几大半岛以及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征就完全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理解记忆法。

大量的地理知识死记硬背不仅难记,而且也记不牢。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容易记住、记住。这种方法是在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记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如:气旋和反气旋的风向。旋风:空气从周围向中心汇聚;反气旋:风从中心向四周流动。另外,请记住,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了解这些原理后,就很容易记住北半球的气旋以逆时针方向流动,而反气旋以顺时针方向流动。

十一、图示记忆法。

许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很容易混淆,在记忆中常常出现错误。画画可以帮助记忆。例如,在北印度洋季风流中,冬季吹东北风时,洋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则相反。

十二、形象特征记忆法。

抓住地理知识的特点进行记忆是记忆地理资料的好方法。例如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m,可记为“一五等于五”;撒哈拉沙漠面积超过770万平方公里,可以记录为“7减7等于0”。

十三、设问巩固记忆法。

通过反复提出问题、巩固记忆,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加快记忆速度。但这种记忆是短暂的,容易遗忘,需要不断巩固,与遗忘作斗争。该方法可以通过不断提问、回忆或练习来进行。

十四、压缩与字头记忆法。

在记忆大段知识时,你可以通过“疯狂”的方式记住关键词,这会促使你在回忆时记住整个内容。例如,记住北美的地形特征可以压缩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地。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可压缩为:上游水流平稳、水清,中游水流湍急、沙重,下游水流缓慢、沙质较多。记忆一组知识时,可以提取各部分的开头(或结尾),排列成生动有趣的句子,以方便记忆。例如,我国北方5个产棉大省可记为东(山东)、西(山西、陕西)、南(河南)、北(河北)。

十五、比较异同记忆法。

找出地理知识相似部分的异同,分析、比较,增强记忆。例如,我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的情况,可以从起源、分布、组成、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记忆。

总之,只要你肯动脑筋,结合地理课的特点,就能总结出多种巧妙的记忆方法,让你记得生动有趣。另外,一定要记好,记得巧。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03

中考地理知识点梳理之亚洲地理

地形地势

1、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陆;

3、亚洲地面起伏较大,包括“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地势最低的死海等。

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面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亚洲幅员辽阔,横跨寒带、暖带、热带,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还分布有其他气候类型。

亚洲气候大陆性特征显着;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陆地和海洋的差异尤其显着。东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最强、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习描述一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

步骤1:说出大致的南北纬度范围;例如:某个区域大致在北纬35度到北纬12度之间。

第二步:命名主要五个带的位置;例如: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步:有重要的纬线需要强调;例如: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

(2)半球位置

步骤一:说出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例如: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由两个相对的经度: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度圈。

步骤2:命名该区域所在的半球,并指出其位于分界线的某个方向。例如,它们大多数位于西经20度以东,因此它们位于东半球。如果它跨越两个半球,一定要强调有一些分界线穿过该区域。

(3)海陆位置

第一步:说明其在更高级别区域的位置:例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第2步:列出所有边上相邻、相向和相连的地理区域。例如,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欧洲,西南与非洲接壤,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接壤。

04

中考地理知识点整理之世界地理知识

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三分之一是陆地,七是海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世界第一大湖)、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

4、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板块。

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世界人口集中在中低纬度平原和盆地。

世界人口密集地区:东亚和南亚、西欧、北美东部和南美等;

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

7、人口过快增长带来就业困难、生活条件恶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8、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北非、亚洲西部和南部以及大洋洲

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

9、目前联合国承认的工作语言有: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0、基督教(教会、圣经、耶稣)是世界上信徒最多、传播最广的宗教。

05

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先看桅杆,后看船体;麦哲伦环球航行;高空眺望;月食;卫星图片)

2、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当地时间差异(例如半夜起床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

3、地球公转周期为:年(约365天)。方向:自西向东。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革命引起的地理现象:a四个季节的变化;b.昼夜长度的变化(a)在任何一天,赤道地区的白天和黑夜都是等分的。(b)在任何地方,春季和秋季的白天和黑夜都是等分的。(c)北半球阳光直射(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北半球白天时间较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半年,从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越往南,白天越长。(D)所有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昼长夜短(赤道除外);C。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d.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子长度的变化)

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A:定向信标箭头的方向一般为正北;无向信标的方向通常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的经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B:(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纸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规模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度:距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减去两个高度。

7、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

8、地形部分识别:山顶(用黑色三角形绘制)、山脊(凸低高)、山谷(凸高低)、马鞍、悬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9.地形有5种:地形区域是某种地形类型主导的区域!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势平坦,边缘陡峭;

山区: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山峰起伏,坡陡;

丘陵地:地面起伏较大,海拔不高,坡度平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无海拔要求。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