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简析及答案(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简析)

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简析及答案(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简析)

教育培训 2024-08-04 00:28:16 980 教育网

2021年陕西中考于6月21日正式结束,数学考试于6月19日下午进行。6月19日下午,网上流传一些试题(部分信息和数据与真实略有出入)题)),虽然我还没有看到全文,但是我对今年中考数学的难度有了一个预测。试卷的结构和题型发生了变化。考点重点、难点没有变化,但试题难度明显降低,试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素养和能力。

2021年数学试题的变化

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简析及答案(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简析)

6月21日下午所有科目结束后,我终于看到了全文和答案。果然,与往年的试题相比,难度确实有所降低,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和填空题上。对于最后一题和答题的最后两题,基础知识平均到中等以上的学生基本都能答对。预计今年中考将会出现一批高分学生,110+的学生会比往年多很多。

当然,试题的难易程度是相对的。即使题不是很难,但是能拿到115+甚至满分的人还是有少数的,因为期末题的难度虽然略有降低,但毕竟是期末题,还有一一定的区别。其次,试卷结构的调整和题量的增加,对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细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会因为解题细节上的一些错误而失败。甚至可能存在越简单的问题越容易丢分的情况。

在考后与学生和家长聊天的过程中,家长也提到,孩子的试卷完成得很好,但在几次计算中丢了分。这是一个遗憾。估计计算丢分的同学不在少数。今年直接考计算的试卷题量有所增加;有的同学,凭借着模拟考试中最后一道题难度的经验,只是随意扫了一眼最后一道题,没有多想。我就放弃了,很遗憾。可以说,今年的最后一题是近年来最简单的一题。只要你仔细思考,回答正确的问题并不多。

试卷整体分析:

试卷满分120分,要求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回答题三种题型。今年的选择题由以往的10道减少到8道,填空题由以往的4道增加到5道,答题数量由以往的11道增加到13道,整篇试卷的总题数由之前的25题增加到26题。

虽然试卷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考试重点和难点并没有太大变化。填空题中增加了一道基于幻方的题。本质上是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问题。答题中的计算题较之前有变化。题目数量从2道增加到3道。考查实数混合运算、不等式解和分数方程。这些都是基本操作。解题还增加了一变量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题。这是近年来的首次。但并不困难。

今年中考前,网络上盛传今年中考试卷结构将进行调整。减少选择题数量,增加填空题和解答题数量,并增加一定的考点。当时最流行的是一变量二次方程的探索和新函数的图像探索。最后一次中考,试卷结构有所调整,出现了新的考点,但没有出现一变量二次方程和新函数图像的题。

如果您在中考前花时间集中练习二次方程和新函数图,请不要失望。虽然中考没有涉及到,但是这两块内容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应用,甚至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提前打好基础。虽然今年没有考,但这两项内容进入中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或许会在后续的中考中逐步加上去。因此,希望现在初一、初二的学生在今后复习和备考时,不要忽视这两大内容。测试点。

试卷考点及解题思路分析:

考点1:有理数的乘法:

问题1测试有理数的乘法。可以直接应用有理数的乘法规则进行运算;

考点2:轴对称图形的判断:

第二题检验轴对称图形的判断能力。根据定义判断即可。前几年测试视图的频率比较高;

考点3:负指数幂的运算:

问题3测试幂的运算,负指数幂的运算。负指数幂的底数是字母的情况以前从未出现过,但并不困难。您可以仅使用负指数幂的算术规则来执行运算。

考点4:三角形的内角定理:

第4题测试角度的计算。之前的中考中,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计算角度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本题测试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定理和外角定理来计算角度。

考点5:菱形的性质:

问题5测试菱形的性质。60度角的菱形很特殊。你可以根据菱形的性质来计算它。也可以直接使用测试前强调的一组数据。角为12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1:1。可以直接计算根号3。

考点6: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问题6测试主函数图像的翻译。根据图像平移定律,可以代入“左加右减”进行计算。因为k为2,所以需要加括号。这一步比较容易出错。把平移后的直线表示出来后,再根据平移后的比例函数,即经过原点,就可以得到关于字母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考点7: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

问题7测试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到目前为止,这是一个稍微困难一点的问题。需要制作辅助线,但是很容易想到。就是从顶点到底边画一条垂线。完成垂线之后,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计算出一堆K型全等三角形,涉及到最基本的全等k型模型。

考点8: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问题8测试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给出了四组数据。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表达式,然后一一分析。对于这道题,也可以直接画点,画个草图,直接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判断。画图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特殊的点和线,比如与y轴的交点、顶点、对称轴等。虽然一般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是选择题的结局,这道题比较常规,应该是近年来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多项选择题期末题中最简单的一道题。

整体来看,选择题这8题都没有难度,属于常规考点和考法,但要注意解题思路,像第6题需要注意直线平移的特征,第7题需要做辅助线,第8题需要画草图分析,基础扎实的学生完全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完成,但切记,保证准确率是前提。

考点9:因式分解

问题9测试因式分解。正在进行的中考中,很少直接考因式分解。通常在分数运算中进行测试,但在模拟测试中也经常出现。本题考查的是公因数法和公式。分解和比较基础知识的方法。

考点10:正多边形的性质

第10题检验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定理。近年来,通常与三角形结合进行测试。不过今年是直接测试,难度更低。外角之和直接等于360度。计算外角的尺寸,然后使用内角和外角。相互补充可以让您计算内角的尺寸。

考点11:幻方

第11题以幻方为背景,抓住了特点:每行、每列、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相等,可以直接计算。本质上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但该题的概念比较新,应明确该题的含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点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12题测试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根据m的取值范围确定反比例函数的k值,画出草图,根据性质直接分析判断。这道题比较简单、基础,没有什么难度。

考点13:几何动点最值

第13题是几何动点极大值问题。以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为背景,求正方形顶点A到圆上一点的最大距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圆在最大值处的位置。虽然是动圈题,但是比较简单。即使你不知道如何分析,你仍然可以认为,当圆靠近顶点C时,距离最大,即当圆与CB和CD均相切,且圆心o时圆在对角线AC上,我们可以得到最大值可以用圆外点到圆上点的最大距离计算,等于圆外点到圆心的距离圆加上半径。

整体来看,填空题的4题都是比较简单的,都属于一眼可以看出思路甚至是看出答案的题目,第13题因为涉及到动点,难度略大,算得上是到目前为止,难度较大的一题,估计很多学生做到这题时才明白平时练了那么多的几何综合动点题终于没白费。

考点14:实数的混合运算

第14题是实数综合运算题,涉及零指数幂、绝对值去除和二次根式约简运算。我相信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过太多这类题,在去除绝对值这一步很容易出错。

考点15:解不等式组

问题15测试不等式群的解。去年的中考也考验了对不平等群体的理解。今年的模拟考试中,解不等式群一定练习得很多了。应该没有问题。只需注意符号即可。

考点16:解分式方程

第16题测试分数方程的解。需要注意的是,当分母可以因式分解时,需要先将其因式分解,然后找到最简单的公分母,然后将其化简为整数方程。需要注意检查根部。

三个基本操作的练习测试应该是一个评分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很多学生都没有将这些分数完全收入囊中,这是一个遗憾。

考点17:尺规作图

第17题考察用尺子和圆规绘图。问题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需要画什么线,是什么样的基本画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根据P点的特点,到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相等,可以确定。点P是线段AB的中点。分析到这里,如果要求中点,只要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

考点18: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第18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涉及平行线的性质。这是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注意证明步骤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不要因为流程不完整或不合理而失分。

考点19: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问题19测试单变量线性方程的应用。它基于商品问题,涉及折扣和降价。两种优惠方式下10件和11件衣服的销量是相等的。只需列出方程并求解方程即可。这是今年新的测试点,但是比较基础。

考点20:概率

第20题是一道概率应用题。今年概率题的位置前移,分数降低到5分。第一个问题是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二题需要画树形图或者表格分析然后计算。注意题目条件,不要替换。估计有的同学会因为忽视这个条件而犯错误。

考点21:几何测高

第21题测试利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以塔吊为背景,涉及等腰三角形和特殊直角三角形。图片看起来线条很多,但是并不难。直角三角形是现成的还是特殊角?根据45,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定右侧边,然后表达相关边。然后在包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得到方程并求解方程。这道题比往年的试题和模拟题难度要低很多。

考点22:统计综合

第22题是一道统计图表分析题。从条形图中获取并分析信息,找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均值,并根据样本进行估计,都是比较常规的测试点。考试。

考点23: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23题是线性函数的应用题。它是一个基于图像的应用程序。它是从图像中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问速度差异。直接根据图像计算出各自的速度即可;第二题问AB段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可以直接用待定系数法计算;第三题可以直接利用第二题的表达式来计算,这是常规的测试点和方法。

考点24:圆的证明和计算

第24题是圆的综合证明与计算。第一题检验圆周角和圆心角定理;第二题测试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求线段的长度。三角函数也可用于计算。与模拟题和往年中考题相比,这道题的难度明显要低很多。

考点25: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第25题是关于二次函数和几何的综合题。已知函数关系表达式并求出交点坐标。第二个问题考察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移动点位于y轴上。一组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关系已经确定。还有一组相互平行的边,可以通过数字和形状的结合来分析计算。注意对P点可能所在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类讨论。本题计算量不大,但很容易因情况讨论不完整而丢分。

考点26:几何综合

第26题是一道几何综合题。只有两个问题。第一题以平行四边形为背景求四边形的面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45度角的应用。当你看到45度角时,最基本的想法就是构造它。对于腰部直角三角形,找到相关线段,计算总面积,然后减去其他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第一题比往年最后一题的第一题稍微难一些;

第二题是求四边形的最大面积。根据题目条件,将五边形ABCDE拼成一个完整的矩形,并用矩形的面积减去边上四个三角形的面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用未知数表示AN,然后用包含未知数的公式表示相关线段,最后表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用矩形的面积减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得到二次三项式。通过公式找到面积的最优值就足够了。不涉及几何模型。它结束了多年的建模测试。它只考察基本面积计算和寻找最优值的公式方法。

几何综合的最后一题是对往年三题考试方式的改变。只有两个问题。本题第一题比往年几何综合题第一题难一些。基本上相当于第二个问题。今年第二题的难度介于往年几何综合题第二题和第三题之间。总体来说难度还是降低了。

整体来看,解答的数量虽然增加,但大部分题目的难度都有所降低,试题更注重对学生基础的考查,即便是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以及最后的几何综合题,难度都不大,对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细节的把握有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众所周知,今年的试题难度较低。从近期其他省市公布的中考数学试卷来看,大部分省市的试题难度有所降低。其实这也是为了迎合今年国家各项教育政策的调整。

很多人考完后感叹,对于这样的题,孩子补不补课都没有什么区别。或许这也是调整试题的初衷,试图减轻家长的负担和学生对辅导班的依赖。

试题难度降低了,大家都很高兴。然而,在如今中考升学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数学试题的区分度并不大,成绩之间的差距也不大,只能在其他科目上拉开差距。在成绩较高的学生中,文科专业早已存在差异。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仍然有大量的学生数学成绩仍然不理想。对于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数学仍然是最“拿分”的科目。

数学题难度的降低发出了一个信号,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减少了对辅导班的依赖。不过,这也会误导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数学很简单,没必要花钱学数学。太多时间。

虽然中考数学难度降低了,但是高中数学的难度却没有降低。前段时间高考刚刚结束,关于今年高考数学题难度的讨论颇多。因此,虽然中考题目变得简单了,但对数学科目的重视程度却不能减少。但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反而有要求提高的迹象。

我见过很多初中数学就很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在满分120分的试卷上得到110分。然而,到了高中之后,他们的数学却断崖式下滑。150分的试卷上连80分都很难。最后,大家都惊讶数学这么难。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虽然看似差别很大,但其实还是同源的。初中数学的基础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高中数学相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思维跟不上,高中数学学习的下滑是必然的。

因此,中考虽然已经结束,但外面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待。我们丝毫不敢懈怠。即使中考难度降低了,我们也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基础一定要夯实。你还需要练习疑难题,提高思维能力,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尾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