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2022年艺术正式纳入中考(艺术进入中考了吗)

2022年艺术正式纳入中考(艺术进入中考了吗)

教育培训 2024-08-12 05:42:19 88 教育网

中国广播电视台中国之声10月22日报道,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0月16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质健康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艺术科目将纳入中考改革试点考试并纳入中考和入学评分科目,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

教育部独家回应: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2022年艺术正式纳入中考(艺术进入中考了吗)

“音乐艺术将纳入中考”的消息一出,网友们就开始讨论“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该怎么办?”“对于没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音乐、美术要应试吗?”……网友们我们的焦虑会成真吗?教育部体质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立军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专访,回应社会关切。

万立军强调,并不要求2022年全部开展中考艺术考试,也不要求具体分数。“我们没有时间表,这意味着所有考试都将在2022年进行。”2022年的重要目标是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评价体系。管理机制更加完善。通过三年行动计划,在2022年的基础上,向2035年的目标迈进,形成全面、多元化、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现在距离实现2022年目标还有多大差距?万立军表示,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美术教师仅有49万人,2019年这一数字达到74.8万人,几乎翻了一番。其中,2015年至2019年增加了14.9万个,增速特别高。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师比例已达7.5%,九年义务教育艺术课时标准比例为9%至11%。美术教师数量还有1.5%的努力空间。“网友认为的美术教育师资短缺的情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变。2022年的目标是各地提供足够的美术师资。”

艺术类中考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表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保质保量完成9%~11%的艺术课时数。考试内容是课程内容,不会给学生增加太多负担。“学校教什么,我们就考什么。不是说家长要送孩子到校外去学习,各个地方都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来执行。”万丽君说到,美育进中考早在2012年开始试点,最大的成效是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试点中没有增加学生负担。

“美育是美育、情感教育、精神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通过学习,学生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暖心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万立军告诉记者。

淮安教育局长详解艺术进中考试点:10分,平均分能拿到9分

2017年以来,江苏省多个试点城市率先将艺术、音乐纳入中考。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海南省等地也相继出台中考改革政策。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张元贵讲述了江苏淮安“艺术中考”试点前后的变化。

张元贵表示,从2018年起,淮安的音乐、艺术将纳入中考成绩,每项满分为5分,将计入中考总成绩。考核内容主要是音乐、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这并不难。学生可以在电脑上学习。考试通过预先设计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评分。学生平均分在9分左右。“只要学校开设所有课程,学生上课认真学习,基本上都能拿到9分以上。”

教育改革取得哪些成果?张元贵指出,试点后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高度重视艺术课程的开设,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也非常明显。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和提高。试点之初,一些不具备教师资质的学校采用了视频教学。后来通过增加教师数量、共享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等多种方法,视频教学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减少。

很多网友对“应试美术教育”问题感到担忧。张元贵表示,艺术素养不能简单地通过笔试来考核。电脑考核内容可以体现音乐、美术的基本素养。“确实需要继续优化,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得到充分利用。”他还表示,艺术课程要求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基础素养;二是让教师讲好艺术课程,让学生培养艺术素养行为意识;三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基本素养。“希望教育部有新文件后,推动音乐艺术考试纳入中考,更多的人将研究如何优化考试方法、内容、手段,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标。这样的教育目标。”

艺术教育资深人士直言孟大鹏提醒:艺术教育更多是要摊到学校身上

孟大鹏,国家一级指挥、中央青少年广播合唱团艺术总监、中国合唱协会少儿合唱委员会主任。作为艺术教育资深人士,孟大鹏对于“中考美育”感触颇深。一方面,他推崇艺术教育。制度设计一方面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另一方面又担心如何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基础素养。

孟大鹏表示,中考增设艺术科目,可以让学生和家长通过分数真正关注艺术科目,但不应该增加孩子的学业负担,也不应该给家长增加额外的负担。要真正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知识并不等于艺术素养。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艺术素质。

不少网友担心“在艺术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优势,对其他学生不公平”。孟大鹏建议,教育部门的考核应该更加关注乐队、合唱团等团体项目。像合唱这样起点低甚至零起点的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有孩子艺术教育的公平性。同时,学校和教师要平等对待各科,在德、智、体、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艺术教育应该更多地放在学校身上,无论是10分还是40分,都不能放在家长身上。”

如何落实“美育进中考”计划,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孟大鹏建议考虑三个方面。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如果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天赋,就必须不断培养孩子的天赋;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必须更好地配备音乐、体育、美容方面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看,需要制定实施细则,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应试的是质量。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