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分议论文600(中考高分议论文作文)
相信很多同学都想知道,考试作文如何写出高分呢?这么短的时间,要把题目复习清楚,写出一千字。其实,只要你学会了以下议论文写作技巧,相信你的高考作文分数不会低于50分!
模式1:观点+素材+分析+小结
观点——清晰(一句话,干净利落)
材料——是典型例子,描述简洁(用大众认可的例子,最好少用人之类的)
分析——紧扣中心讨论,不偏离中心
摘要——条摘要,突出主题
注意:材料最好多用,每种材料要有相应的分析。
示例:
生命之光因地点而异。(看法)
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孙女。她曾被《人物》杂志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50人”之一。她优雅的举止让英国王室感到自豪。然而,当扎拉公主决定成为一名马术运动员时,她的生命之光改变了颜色。摘下王冠和长袍后,她像普通骑手一样刻苦训练,挤在马厩上,挑选别人用过的马鞍。2006年9月,她成功夺得“欧洲马术全能锦标赛”冠军,整个英国为之兴奋。(案件)
在球场上的这个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像露珠一样闪闪发光。她的金色皇家标签变成了一枚鲜红色的奖章。在皇宫里,她的美貌让皇室光芒四射;在赛场上,她的球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评论)
在生命的锦缎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25岁的扎拉学习,如何在锦缎上添加合适颜色的花朵绽放,如何在不同的位置找到生命之光的方向。(总结与延伸分析)(317字)
注意: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
反例:“自古以来,寒门出人才”。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时丧父,随母亲改嫁。年轻的时候,他连再浓的粥都喝不了;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境贫困。荷兰画家梵高曾经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经常依靠弟弟维持经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一个流浪儿童;居里夫人十岁就出去工作了……可见,贫穷也是一种财富。
缺点:论据与论据相互分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桥梁。争论仍然是争论,争论仍然是争论;争论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争论是孤立无助的,从而失去了依据。这种“无理取闹”的论点,无论其论据多么正确,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论据再充分,也只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修改:“自古以来,人才出自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时丧父,随母亲改嫁。年轻的时候,他连再浓的粥都喝不了;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境贫困。荷兰画家梵高曾经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经常依靠弟弟维持经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一个流浪儿童;居里夫人十岁的时候就出去工作了……这些都是她年轻时贫穷,后来成为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的原因。贫困家庭是他们扎根的土壤。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壤,让他们不断地发展、成熟,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的花朵。从这个角度来看,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脱贫的信心和斗志。如果你穷,你想改变,就必须努力工作。越是贫穷,越有动力去努力工作。这不是一笔财富吗?
模式2:观点+道理+素材+分析+小结
观点——清晰(一句话,干净利落)
原因——进一步阐述观点,力求准确、具体、深刻
材料——有典型的例子和简洁的描述(使用公众认可的例子,最好少用人之类的)
分析——紧扣中心讨论,不偏离中心
摘要——条摘要,突出主题
例文: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除了爆笑之外,还给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局。血雨腥风过后,张麻子重新坐上马鞍,驰骋在山林之中。也许英雄的命运就是鲁莽吧!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没有回去,他只是回到了起点,那里有刀光剑影,那里有英雄主义和自由。
回到起点,回归本性,回归本性。(提出论据)
毕淑敏的话令人难忘:“一个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女,只怕血管里流的都是水。”确实,生活在现代世界的人们已经忘记了自己不化妆的裸脸,忘记了真实性的起源吗?我们习惯了不真诚的微笑,习惯了依赖化妆品和口罩。殊不知,我们暗自庆幸,以为时间的痕迹和复杂的表情都被掩盖了,而自己最珍贵的一面和生命最澎湃的热度却被一起抹去了。(主要论据)
生命的本源在于个性的表达、情感的表达、品格的突破。回归原点,不是脱掉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也不是回到起点。二是以平静真实的态度出发上路,轻轻抬起头,就已经到达了旅程的终点。一万,翻越无数的山……(正理)
每次飞行时,空乘人员都会向旅客演示如何使用应急物资。面对旅客,本是空姐展示自己最美一面的机会,但每次看到的都是一张突然冷酷的脸,很标准却又很敷衍。(事实论证)
我想,一张脸再有魅力,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操纵。回到起点,虽不完美,却是善良;远离起点,虽精致,却令人厌烦。回归生命的本源,就是展现自己自然、感性的一面,在生命的轨迹上敲击最和谐的节奏,诠释自己和他人心中的真善美。(分析)
然后我想到了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虽然在那个大家各抒己见的时代,很多学者为了维护完整的理论而放下了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先生仍然保持着不屈服的态度。“与其歌唱,不如死,静静地活着。”造反派说他失去了立场的起点,我却说马先生又回到了学者的起点。“永远不要向那些用武力而非理性说服别人的人低头。”这个起点是如此深刻而神圣,承载着人性的光辉,承载着一个知识分子最顽固的底线。(事实论证+分析)
原来的计划并不是起点。坚守原点的人,已经登上了道德的高台。原点也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归原点的人,将从这里出发,再次扬帆起航。它是最生动最真实的,最平凡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满足于“超越枝叶”,但一个人人都声称“金钱是本源”、“权力是本源”的社会,不就是一个失去了本源的贫血社会吗?只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本源的坐标,重拾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恢复”的一天。
回到起点,找回本性,这要求是否过分?(最后三段,总结)
模式3:正反论证:观点+立论(立论+素材+分析)+驳论(驳论+素材+分析)+小结
例文: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花非无情物,入春泥更四合院。这就是花儿的谢意。黑鸟事事,终于肯求支持。这是鸟儿的感恩节。男人为知己的男人而死,女人为取悦她的男人而好看。这就是人的感恩。因为他们懂得感恩,所以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他们懂得感恩,所以创造了人间温暖的传奇。
只有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好。“忠义《出师表》、孝义《陈情表》”,这两句话表达了人间感恩的真谛,诠释了人间感恩的传奇。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次出征岐山,用巧妙的策略击败了敌军,为刘备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为了报恩,他毕生致力于向后人阐释感恩的真谛。李密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这是他的不幸,但他的祖母却用她的温暖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成长起来,并扬名天下。当官、当总理,是城里很多学子的毕生梦想。当官?然而,当机会来临时,李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不能没有大臣而度过余生”。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展示了一首伟大的感恩诗——。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的花朵在感恩的枝头上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感恩是我们维持这个世界的基础。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称为有精神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反向过渡)(特别注意)
震惊云南大学一时的凶杀案,给很多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的性欲结束了四个年轻人的生命。我不想谈论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得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他却受到羞辱;父母辛苦养育他,他却让他们经历了白发送黑发的痛苦。他不懂得珍惜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感恩的心不在的时候,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在哪里绽放呢?
古往今来,知恩图报,值多少钱?几十年来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守护着战友的坟墓,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激之情;荆轲赌上性命,是为了报答太子恩情;袁隆平几十年来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是他对祖国的感恩。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把爱传递下去。深深铭记他人的无私帮助并传承下去。世界因感恩而美好。世界上没有无尽的风雨,但感恩有它永恒的风格。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绽放,绽放出灿烂的光芒。(照应)
模式4:辩证分析:观点+矛盾一方(分论点+素材+分析)+矛盾另一方(分论点+素材+分析)+结论
例文:逆境与成才
人们都向往美好的环境,因为良好的环境可以使成功之路畅通无阻;同时,人们也认识到“自古以来伟人多受磨难,纨绔子弟素缺伟人”。顺境造就幸运者,逆境往往造就伟人。这是因为,顺境虽然为人的成长铺平道路,但逆境却能激励人奋发进取。(提出一个观点)
历史事实证明,厄运可以磨炼人的斗志。饱受腐败摧残的司马迁效仿历代先贤,逆境自强不息。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御制巨著《离骚》,被鲁迅老师誉为“史家的绝唱,无韵的《史记》”。三万,已成为史家不朽的始祖。我国力学、桥梁专家李国杰教授,“文革”期间住在“隔离室”,经常受到审问。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撰写出版了10万字的专着《梁扭转理论——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填补了世界桥梁建筑的一项空白。司马迁曰:“文王被囚而作:010—30000,仲涅夜作:010—30000,屈原流放:010—30000,左丘瞎眼作:010—30000,孙子用脚行兵法。脚上,韩非囚禁秦国,写下《周易》、《春秋》……”可见,“吃苦耐劳,才会成功”确实有道理。(矛盾方)
然而,逆境可以出人才,但并不意味着逆境就一定能出人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或她自己的主观努力。巴尔扎克说得好,苦难是天才的垫脚石,是有能力的人的财富,是弱者的深渊。在同样恶劣的生活环境下,贝利经受住了艰苦的训练,成为了一代足球冠军,而有些人却堕落成了小偷;同样身患残疾的张海迪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而有些人则沦为小偷。一个乞丐;同样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枷锁和栅栏下,江姐成了不屈的烈士,富志高却成了可耻的汉奸……可见,在逆境面前,失去战斗勇气和决心的人只能呻吟。并抱怨。甚至愿意跌倒;只有“抓住命运的咽喉”的人,才能“贫贱不移,武力不屈”,克服任何阻碍,克服任何困难,成为能担当重任的“真正的男人”。(冲突的另一方)
我们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风顺,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遇到逆境时该怎么办?不动摇,不气馁,积极进取,努力发展。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注:本文中的论点相对较旧。关键是要学会本文的辩证思维和结构。
模式5:中心论点三联系(联系历史、联系现实、联系自我)结尾
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偏向举例论证;第三段从现实角度思考,第四段从个人角度思考。第五段结束。
模式6:层进式: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小结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安排论证结构,即
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什么、为什么和如何。
例文:孤独与幸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过:“社会生活的弊端是隐藏得很深的:娱乐、八卦和其他与人交往中的乐趣隐藏着巨大的、往往是无法弥补的伤害。年轻人必须学会的第一课就是,要忍受孤独。”(引言引言)因为孤独是幸福与平静的源泉。(中心论点)
世界上有无数的人称自己是幸福的,但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孤独的。“快乐”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交际;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伴随着阴郁、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的词语。其实,真正的孤独是鲁迅“在寒冷的天空中看不到星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之前“未来的人会理解我……”的信念,而苏轼的贵族却无法选择“出生”。(解释论证)
孤独,就是超越常人的心胸宽广和淡泊。这是幸福的前提。(第1部分“什么是”)
孤独是一种生活态度,摆脱无休止的无聊社交、闲聊和平庸。它去掉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博大和淡泊。(讨论)当庄子钓鱼头也不回,婉拒楚国相时,我们经历的是孤独。天下大乱,天下名士皆归师施展才能,而庄子却安然无恙(例)。这种孤独,其实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却很高兴。他的默默拒绝,带来了政治生涯的孤独,却换来了矗立在无数文人心中的高标准。(讲话)
孤独让我们有反省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第二部分“为什么”)
随着物质的丰富和人们的浮躁,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势利,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讨论)孔子曰:“君子有学问,日省己之,则明知而行无过失。”《离骚》中的睿智之言,都是孤独、烦恼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图)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人生,追求人生的价值。只有这样,你才能远离喧嚣,审视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看清自己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讲话)
孤独需要我们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享受幸福的方式。(分点三“如何”)
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孤独小世界。想做多少事就做多少,拓展自己一直受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再被平庸的事情所困扰。(讨论)现代主义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国语》中写下了“夜坐听风,夜睡听雨”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境界,让他体会到“月亮何其缺,天何老?”(图)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但你的内心是平静的、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为孤独而哭泣,而是因为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讲话)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常有一种孤独的心态。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名字“愤怒的年轻人”。有的年轻人以玩网络游戏为乐,以打架闹事为乐,有的甚至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失去了幸福的感觉,然后心态不平衡,无处发泄。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联系实际)
所以,面对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的退隐,也不是自我孤立,而是“别人都醉了我清醒”的孤独,一种心胸宽广的孤独,一种极大的孤独。(辩证思维)面对孤独,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对真正幸福的追求。(综上所述)
模式7:中心论点分论点式(俗称三并列段落)
例文:回到原点
文学创作是雨水慢慢渗入大地,然后变成泉水流出的过程。不是直接把冷水倒入冷饮车间,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工艺。当我们看到一本书的质量仅仅取决于其印数和销量时,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必须回到起点,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源……
回到起点,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闭门造车。文学创作本来来源于生活,然后又高于生活。然而,许多作家却离这个原点越来越远。有的作家打着“名作家”的旗号,组成“作家团队”,开会讨论,然后出书。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只能产出无用的作品。回顾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都牢牢抓住了这个起点。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多部作品的漫长岁月里,总是深入庄园,与那里的农民一起劳作,收割、编织草鞋、编写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农耕者”“诗人”,正是因为他没有远离文学创作的本源,源于生活,才产生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字。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归本源,以谦卑、悲悯的态度去观察人们的生活。只有这样的写作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回到起点,我们要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使命,而不是一味追求印数和销量。文学创作肩负着感动灵魂、净化心灵、启迪人性的使命。然而,我们看到它逐渐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技术活动,只需要类型标准、印数和销售。从一年出版一本书,到一年出版几本书,再到杂志的出现,一些作家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持续吸引读者的关注,加快了出版速度,改变了文学创作的使命。这个起源完全被遗忘了。孔子“明知不可而为之”。《说难》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环游世界使命的见证。白居易也说:“文章随时而写,歌诗随事而写”。我们祖先的思想都是围绕着这个起点,带着使命而创造的。今天,我们已经偏离了这个起点。如果不回到原点,这种态度必然会阻碍文学创作走向深邃,走向博大辉煌的文学殿堂。
中国作协主席铁宁说:“我们要有勇气放慢脚步,回顾过去。”确实,现在我们的文学创作已经偏离了原点,远离了文学创作的根基。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少一些急功近利,停止闭门造车,看看老祖宗的所作所为,回到文学创作的本源。
回归本源,回归文学的丰富性和深度……
相关资讯
-
家庭教育责任与感恩,家庭教育责任与感恩心得体会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责任与感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责任与感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感恩节,老…
2024-10-05 11:59:33 0
-
感恩陌生人帮助的优美句子(感恩陌生人的暖心文案)详细阅读
不知道缘分什么时候会耗尽难得的时刻,值得全世界珍惜的感恩节特别节目“1”高考后的那个夏天,我特意把短发留长了,不再穿男生的衣服,开始学习化妆。当时流行一种双头睫…
2024-10-03 11:18:25 985
-
感恩报答父母的名言(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文章)详细阅读
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太多。世界上最大的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哪些表达感恩父母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我希望它能帮助你。报答父母…
2024-10-03 09:42:25 557
-
感恩父母的精辟句子30字(感恩父母的精辟句子30字左右)详细阅读
51、那双眼睛无法修饰,那种爱格外纯粹,那种期待无法形容,那种深情永远铭记。能做的就是永生的祝福,祝伟大的母亲节日快乐,永远幸福。52、青春的时光伴随着学习的喜…
2024-09-26 23:58:38 701
-
宝鸡一中校训(宝鸡一中喜报)详细阅读
5月14日上午,宝鸡一中在学校操场成功举行颁奖仪式,表彰荣获第五届“十佳孝青年”及提名奖的学生。颁奖典礼由八(12)年级学生曹静蕾主持,八(12)年级学生史伯彦…
2024-09-26 00:33:51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