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

学前教育 2024-03-14 02:12:49 183 教育网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样本文章1

朱:男。他好动,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影响大家上课的学习。作业经常迟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本上有潦草的字迹和涂鸦。成绩不好。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惹麻烦,经常和其他同学打架,喜欢向老师抱怨,老师似乎很乐意批评其他同学。当老师批评他时,他表现得很逆反,表现出不满,还会拿同学的钱财物。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

2、调查分析

家庭因素。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朱:父母离异,深受父亲和二叔的喜爱。父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很难帮助孩子们读书。母亲已经再婚,家里的经济生活不太宽裕。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养成了自由、奔放、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是他自控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学校教育因素。传统的教育方法也导致了这个问题。现行教材难度太大、要求过高,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抛开中下层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搞“一刀切”、“步调一致”。使得中低层学生难以跟上,造成两极分化。在应试教育条件下,教师往往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重智轻德、分数优先的消极现象。他们看不到“潜在学生”的优点,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人格障碍。另外,老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喜欢学生的程度、表扬学生的次数,都无形中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教师不关心学生或经常批评学生,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降低,学习成绩就会下降。有的老师更是不关心,形成恶性循环。有些老师甚至歧视“潜在学生”并嘲笑他们。太多的失败和挫折使这些学生缺乏自信,形成消极的态度。就这位同学而言,由于学习不努力,考试总是不及格,而且喜欢惹事、不守纪律,常常损害集体荣誉,成为同学的“嫌弃”。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加深了他们的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最终导致自卑。

3、教育对策:

1、点亮学生心中的灯

后进生长期因为作业写得不好、屡犯错误而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忽视、被父母责骂。他们常常处于“冷”的环境和氛围中。他们自卑,活泼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心态消极,对课堂学习和学校教育活动缺乏热情和兴趣;同时,为了寻求暂时的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试图从另一个方面表达自己,从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招致更多的批评和指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灯塔,激励他们从“落后”的泥潭中爬出来。

教育剪辑(1)

朱虽然有很多坏习惯,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非常热爱工作。他不怕苦,不怕累。他乐于做别人不愿意做的脏活。当我竞选班干部时,我提前和他谈过,让他竞选公职。他拼命摇头,觉得老师是在跟他开玩笑。耐心开导后,他轻声说道:“我试试吧。”第二天,当他站上讲台时,全班哄堂大笑。他犹豫了一下,我连忙对他说:“这是因为同学们都在为你的勇气鼓掌。如果你不相信我,就把你跑步的理由解释完吧。”同学们一定会为你鼓掌的。”听了我的话,同学们都安静下来听他讲。当他解释完理由后,同学们都鼓掌,他也笑了。最后,他成为了一名卫生委员,并获得了卫生委员的称号。每天主动留下来打扫卫生,后来被评为“健康小模范”。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雄心、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所培养出来的。困难和挫折固然可以激发人的意志,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成功更能激发他们向上的志向。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有一个成功的开始,我们就能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2.提供更多歧义教育

众所周知,科技发展到今天,计算机的速度比人脑快数百倍、数千倍,但就“智能”而言却很难与人脑相比。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没有“模糊思维”,“不能容忍不确定性,只会按照既定的策略一步一步进行机械计算,而不会创造或推理。小学教育者应该更加模糊”工作中,尤其是问题学生,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只要是学生自己或老师受到启发后可以后悔的错误,就应该宽容和包容。宽容.

教育剪辑(1)

上课铃已经响了,我正在带领同学们朗读课文。朱某大喊一声“报告”,赶紧推门进去。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看着他脸红了。童童的表情让我放弃了严厉批评他的念头,但又放不下,我把他拉到身边,小声对他说:“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同学们的笑容吗?”他的脸更红了。轻声道:“真是嘲讽。”我摇摇头说:“不是,大家看到了你们脸上的汗水,都会心领神会地笑了。同学们,你们说得对吗?”全班齐声喊道:“是!”“从那以后,他上课再也没有迟到过。

通常,当学生犯错误,特别是连续犯几次同样的错误时,老师往往会因为他们“屡教不改”而生气,并给予严厉的惩罚。他们认为道理已经被教导过很多次了,只有严厉的惩罚才能让他们“不悔改”。学生们吸取教训。”然而,惩罚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孩子们常常忘记自己为什么受到惩罚,只对自己受到的待遇感到悲伤、委屈甚至愤怒。事实证明,“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能震撼心灵”。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切记不要“眼里的沙子去不掉”;当处理

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小菲被所在小组选作了代表,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故意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去劝说她积极参加,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改变了许多。对学习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而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笑着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表现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小菲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小菲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进行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孩子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通过家务劳动,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菲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小菲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她在一次次的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小菲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小菲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小菲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的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

四、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辅导,通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助她,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小菲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期末考试总分班级第六名,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之所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害怕自卑。对于那些自卑的孩子,我们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戒烟心理辅导教育案例

吸烟是吸毒的第一步。中学生抽烟现象在学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大多数学校对学生抽烟问题并不十分重视,教育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原因:一是抽烟虽然是个不良习惯,但是抽烟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复杂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和强迫症在青少年吸烟者身上表现得明显,导致戒烟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反复程度大,见效慢;二是一些教师和家长有抽烟的习惯,缺乏行为改变的示范性,影响教育的效度;三是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一些人常会认为抽烟仅是学生的一个不良生活习惯,在老师、家长的眼皮底下大多不会抽,无伤大雅。事实上抽烟问题却比较严重地困扰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身体健康和学习进步,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调查研究,摸清底细

有这样一些情况让我们感到学生抽烟问题必须进行教育。一是宿舍管理人员反映有学生在宿舍抽烟,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在厕所中发现了烟蒂,让我们感到学生在厕所抽烟容易将大肠杆菌等细菌吸入消化道,在健康方面有较大问题;三是社会人士反映学生在大街上吸烟,让我们感到抽烟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上存在问题。因而必须对学生进行戒烟辅导。

为了切实掌握实情,我们进行了两个层级的摸底调查:

层级一,调查目的――了解哪些学生有抽烟习惯,以便于有具体的辅导对象。为了取得信任,保证辅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告知家长、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抽烟是一种不良习惯,学校计划对抽烟学生进行教育(不处分),给予帮助,希望他们提供名单。我们在全校获得了有过抽烟历史的43个学生的信息。因而召集了这43名同学的会议,简单告诉他们抽烟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戒烟实际上是我们共同的心声。采取策略性提问:你们第一口烟是怎样吸上的?许多学生都谈到是社会上的朋友或同学给的,于是我们让他们提供目前在校生中给他们抽烟的学生名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掌握到学校中有抽烟历史的学生78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4%。将这些学生都作为辅导对象。

层级二,调查目的――了解抽烟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过抽烟历史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抽烟的缘由、抽烟的历史、抽烟的地方、资金来源、对身体、学习的影响等。

二、辅导原则

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教育原则、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个别教育与整体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等,在辅导对象中按照自愿要求成立了由10名学生组成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三、辅导方法

1.自我暗示法

这10名学生,对他们谈话,主要是利用自我教育与自我暗示的方法,对他们勇敢承担这项课题表示称赞,有勇气戒烟表示赏识,戒烟行为给予充分的信任,坚定了这些学生的戒烟信念。至此“吸烟有害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式开始工作。

2.自述法

让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回顾自己所吸第一口烟的情景,并对吸烟历程进行反思,总结第一口烟给自己带来身心、学习诸方面的影响,并撰写对吸烟同学的“劝诫信”。通过自述,使他们比较真实地认识到自己抽烟的危害,内心开始走向阳光。

3.查询学习法

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上网和到图书室进行资料查询,了解吸烟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大家逐渐认识到吸烟室等于坟墓,吸烟埋葬前程、断送生命。就资料进行共享,制成讲座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怎样合作,也逐渐认识到通过集体的力量可以达到戒烟的目的。

4.讲座法

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作为主讲人开展了“吸烟有害健康”专题讲座。讲座分三部分,一是以数字、图表等形式阐述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对学习成绩的负面影响,对环境、自身经济等方面带来的问题等,使学生对吸烟有害有了清晰的认识;二是公布调查问卷分析意见,就我校学生抽烟现象进行剖析;三是公布研究性学习小组几名同学的“劝诫信”。通过讲座,奠定了戒烟的认知基础。

5.角色扮演法和行为处罚法

戒烟主要靠坚强的毅力,为了增强戒烟的决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医生边抽烟边给患有感冒的同学看病;老师边抽烟边给同学讲题;父亲教育孩子戒烟,但是孩子口是心非;“三岁孩子劝诫父亲戒烟;模拟在厕所抽烟等。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老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学生普遍认识到抽烟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教师、医生在工作场合抽烟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父母让其戒烟,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父母很伤心;抽烟的学生往往结交行为不轨的人;为了后代也必须戒烟,不能不如三岁的孩子;在不卫生的地段抽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等。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同时采用了行为处罚法,用别人抽烟的不良行为刺激他们加深对抽烟的厌恶感,激发戒烟的情感。

6.讨论法

在学生对抽烟危害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组织学生探讨戒烟的办法。比较一致的看法:一是不去想;二是不带烟;三是不带买烟的钱;四是别人给的时候一定想抽烟的危害,从内心中拒绝烟,并学会拒绝抽烟;五是在家中明处不放烟;六是当想到抽烟时学会转移注意力;七是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替代品;八是戒烟后不能二次吸烟;九是拒吸人生第一口烟;十是要有感恩之心。

7.行为塑造法和代币奖励法

从讨论中大家普遍认识到,戒烟是个心理问题,最大的困惑是一旦意志力不强,当别人给烟的时候,容易诱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认为可以请人来监督,以便于培养毅力,因而我们采用行为塑造法,一是动员有戒烟欲望的同学都签订戒烟承诺书,用信誉管理;二是每个抽烟者确定1~2名同学作为监督者;三是通过周记的形式,来说明戒烟后的感受和取得的进步。周记我们亲自过目,在与学生交流中同时还解决他们存在的焦虑、抑郁问题和交友问题,使其体会到戒烟的幸福,我们将取得的进步用代币做记载,并作为进步学生评选的依据,让正确行为给予强化塑造。

8.成果展示法

为了进一步做好工作,扩大戒烟的成果,我们让有志于戒烟的同学劝说其他同学戒烟,在学校举行禁毒教育的时候,提出禁毒从戒烟开始,并组织了各班级的戒烟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有的老师在班会课上做出了和香烟决裂的决定,同学们把他们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做出了“禁毒从戒烟开始”的研究性学习展板,展出了他们的承诺书,以接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展出了他们对抽烟危害的认识和戒烟的必要措施。

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对待学生心理问题,只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按照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规律,就一定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