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模式,学前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学前教育的模式,学前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学前教育 2024-07-08 19:17:08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的模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的模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幼儿园教学都有哪些课程?

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教的内容不太一样,而且每个地方的幼儿园教的内容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幼儿园3年下来不教孩子课本上的东西,而是在玩耍中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而有的幼儿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有针对的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学前教育的模式,学前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幼儿园是没有规定什么课程的,我的孩子在深圳上幼儿园,据我所知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都是以玩为主,在玩中学习,这种方式我是很赞同的,孩子嘛,不应该按部就班的坐在那里学。大班的会慢慢的有学写字,是为了小学前的准备,这样也挺好的。

我家孩子上了4年的幼儿园,是一家私立幼儿园,在知识的学习上也有但是内容不是很多,各种文体兴趣课比较多。

第一年小小班,每天的课程有美劳课,就是画画、涂色、粘粘贴贴的一些内容,主要是为了锻炼孩子小手的肌肉群和精细动作;唱歌,英语外教,感统活动,其它时间就是户外自由活动和室内游戏。

第二年小班,在上面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周2次舞蹈形体课和每天15分钟数学(主要是数数和5以内加减法)。

第三年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周一次围棋、一次轮滑、两次逻辑思维课。

第四年大班,在中班基础上增加了一周一次自然科学,每天15分钟钢琴启蒙,为了幼小衔更顺利还增加了一周两次拼音课和一次书写课,一次礼仪。

作为一名二胎宝妈,跟很多新手妈妈一样刚开始面临宝宝上幼儿园时都表现得很焦虑,担心。担心宝宝不习惯,担心宝宝受委屈,吃不好,跟小伙伴不能好好玩耍…各种担心夹杂着不舍。

但是当宝宝真正适应了幻儿园生活才发现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宝宝适应得很好反而是自己不适应。

幻儿园不像小学初中等主要抓学习,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品徳塑造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基本的基础认知教育,还更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配合各种运动和才艺教育,让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从而引导孩子爱上运动,乐于学习,增强孩子的活力和自信心。这比传统的枯燥学习更让孩子喜爱。

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不能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没什么要小学化呢?

既然幼儿园称之为幼儿园,而不是小学园,说明幼儿就是幼儿,幼儿有幼儿的学习方式方法,不能学习小学的内容。

本身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就过的比较丰富多彩,比较自由,为什么要把幼儿三年的快乐时光变的小学化呢?

小学化其实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其一,容易让孩子养成骄傲自满,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孩子刚上一年级,最主要的是要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的时候就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在幼儿园接受了小学化的内容,那么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后发现,老师讲的知识他都学过了,那么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所以他就容易养成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

其二,一年级的知识相对于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一年级的时候还是能跟得上的。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小学化教育。

其三,如果让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那么幼儿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就会提前接受到一年级的压力,接受能力强的幼儿还是比较好的,接受能力弱的幼儿容易导致幼儿连幼儿园都不想上,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现在教育局都是明文规定幼儿园禁止小学化内容,幼儿在什么样的年龄就要上什么样的学,就要做什么样的事,3到6岁是幼儿上幼儿园的年龄段,那么幼儿还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比较好!

其实孩子要进行小学化的内容都是家长要求的,家长想让孩子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恐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会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归根结底都是家长为了面子来要求幼儿这么做,那么会对幼儿的心理上造成压力,家长这么做,简直就是在拔苗助长,所以为了幼儿能度过。开心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幼儿园还是不要进行小学化的好。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理解:

1、生理上,我们单单讲一下手🙌的发育:

好多孩子在接受不专业且强制教育下,要用小小的发育并不完善的手来完成老师或父母所布置的“作业”,写不好还要被扣上“笨”的。

我们看到,新生儿手部在x光片上只能看到没有连接的手指骨骼,且看不到手腕骨。幼儿在一岁逐步发育有了小小的手腕骨;到3~4岁可以看到4块手腕骨…7岁可以看到六块手腕骨…而一个人手腕骨及手指骨骼等在十七八岁才能够全部发育完善。所以过早小学化要求孩子书写,对孩子无益。

敲黑板👯:幼儿的真正执笔书写年龄在5~6岁,我们可以在书写敏感期(3.5岁~4.5岁)。不以成人必须要会写和规范书写的目的下,可以给孩子提供书写环境(比如:1,拿木笔在沙子盒“书写”符号来锻炼幼儿手腕能力及握笔姿势;2,提供幼儿喜欢的图画或图形让幼儿进行无规则涂色;3,幼儿描摹或手指触摸符号沙子板等),而在这个过程,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兴趣,并不过多要求幼儿会写或必须写工整等,只是为后期执笔书写期做预备。只要在敏感期培养起孩子书写兴趣及锻炼其手腕能力等,孩子在自身手部发育达到书写年龄时,自然就会呈现良好的书写成果。

多说一句😉:孩子要练习毛笔字建议在7岁以后,家长们不要盲目跟风和一味批评孩子写不工整,你先看孩子是否到了书写年龄,有些东西不是孩子自己能决定的,健康且合理的教育一定是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的。

2、心理方面,孩子的发展规律,大家去问度娘,查询关键词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规律。不懂的可以私信我。

大道理不多讲,我只问你一个问题:看过的电视剧,你还会想要去看第二遍吗?即使想看还会跟第一遍一样仔仔细细吗?不让小学化教育的问题,大家懂了吗?@悟空问答 @头条育儿园 @头条育儿


因为不适合孩子年龄、心理发展。早写字,孩子手没发展好,手上没劲,写多了手会坏。上学以后,因为知识学过了小孩心里自满,很容易厌学。既然不许小学化,就说明教育方式不规范,这问题答多了真烦

因为孩子的学习是有规律有阶段性的,超前的学习无异于揠苗助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百害无一利。

1、孩子过早的学习让孩子减少探索的时间

大家的时间是一样的,同样的时间你做这件事情 了,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时间就少了,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探索的绝佳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对于什么都好奇,是应该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去经理的阶段,但是如果过多的时间都用在学习1+1=2,用在书写人、口、手这些字上,那么就是得不偿失。

2、孩子过早的学习小学知识让他们程式化

技能的学习是让孩子学会公式化,程式化,固定好的东西,这样的学校是让孩子的技能增加,但是情商和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并没有学习,知识的东西等年龄增长之后半年就会学会的东西,现在1年都不一样很写好,并且因为写不好,家长焦虑还会花更多的时间让孩子练习。

3、幼儿园小朋友过早的学习知识后劲不足

表面上看孩子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在幼小衔接或者是一年级是胜出的,但是因为是提前上了很多本来已经固定的知识,所以以后学习后劲是不足的,为何会出现三、四年级的效应,就是孩子过早的学习了本来不应该这个年龄阶段学习的知识,越往后学就越吃力,后劲不足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教育的模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教育的模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