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设计

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设计

学前教育 2024-06-15 07:34:05 0 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幼儿园教资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教资教案需要遵循幼儿教育的特点,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编写教案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设计

1. 教案主题:选择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既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又能在教育过程中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

2.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确保目标具有可行性。

3. 教学内容:针对教学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某项技能、某种情感态度等。内容要具体、有趣,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4. 教学过程:

   - 导入:通过有趣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教学内容。

幼儿园音乐课大象走路教案?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乐器:刮琴、小鼓、手铃,感知其强弱、快慢的声音变化;2、通过故事,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乐特质,了解角色与乐器演奏的匹配关系;3、愉悦的进行音乐游戏活动,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①打击乐器:刮琴、小鼓、手铃②背景音乐:舞曲链接——小白兔与大黑熊 野蜂飞舞 滑稽舞曲③靠垫一个 幼儿人手一对手铃活动过程一、幼儿随音乐入场师:宝宝们,跟着我一起去玩吧!——师生听音乐做动作愉快入场二、认识乐器刮琴、小鼓、手铃,感知其声音特点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谁呢?

  2、逐一出示乐器:刮琴、小鼓、手铃,引导幼儿认识,通过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受其不同的音乐特质,并跟随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铃跳舞。

  三、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人物与乐器的对应关系1、教师讲述故事《大象与蚊子》,在讲述过程中,通过小鼓轻声敲击表示大象在慢慢的走路,重声敲击表示大象生气的跺脚;;手铃的摇动轻重表示蚊子的越来越多;刮琴表示大象在不停的甩尾巴赶蚊子等等,展示刮琴、小鼓、手铃在故事中所体现的系列人物匹配关系。

  2、提问,进一步明确乐器所表现的声音形象●师(轻声敲小鼓)这是谁的声音,大象在干什么?(走路)●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大象走路吧!——师生一起跟着鼓声学大象慢慢的走路。

  ●师:(摇动手铃)谁来了,(手铃声音由轻转重)蚊子怎么了?(越来越多)——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摇动手腕学习蚊子飞●师:(刮动刮琴)大象在干吗?(甩尾巴赶蚊子)来,我们跟着琴声一起甩甩尾巴吧!——师生随琴声做动作●师:(重敲小鼓)你们听,大象怎么了?(大象生气了,在跺脚呢!)大象一跺脚,发生了什么?我们来做做看!——引导幼儿表现蚊子被震晕后倒下的样子。

  四、音乐游戏《大象与蚊子》

  1、角色定位:师将靠垫绑在屁股上,变成大象,幼儿带上手铃做蚊子;2、师生一起随背景音乐的不同变化(大象:小白兔和大黑熊,蚊子:野蜂飞舞、甩尾巴:滑稽舞曲),利用乐器愉悦的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感受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

  五、延伸活动1、师:今天,我们和三位好朋友做了游戏,他们是谁呢?——进一步巩固对刮琴、小鼓及手铃的认识;2、师:让我们去和更多的乐器朋友一起游戏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教育音乐课教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