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初中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初三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初三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学前教育 2024-08-21 11:42:50 729 教育网

初中物理:力、机械、函数、内能知识点总结。放假的时候也可以读一下。

更多初高中知识和资料,可以在物理大师app中查看和获取~

初中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初三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推广出来的,所以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个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物体的平衡状态:当一个物体受到多种力的作用时,如果它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些力是平衡的。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时,称为二力平衡。

4、两个力平衡的条件: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当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均衡。

5.物体不受任何力或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围绕其旋转的点(o)

(2)功率: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L1)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功率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F2L2或写为。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平衡时L1L2、F1F2。特点是省力但消耗距离。(如铁剪刀、断头台、螺丝刀)

(2)轻松杠杆:平衡时L1L2、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竿、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平衡时L1=L2,F1=F2。特点是既不节省劳动力,又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例如:余额)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本质上是等臂杠杆)

6、动滑轮的特点:节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需要距离。(本质上,动力臂是一个长度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利用几段绳子来悬挂物体。用于提升物体的力是物体重量的一小部分。

1、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第二,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与物体沿力方向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耳;F牛顿;s米。(1J=1N·m)。

4、工作原理:使用机械时,人所做的工作等于不使用机械直接用手完成的工作。换句话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节省工作量。

5、斜面:FL=Gh斜面的长度是斜面高度的几倍,推力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螺丝和蜿蜒的道路也是倾斜的)

6、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has/W=

7、功率(P):单位时间(t)内完成的功(W)称为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W焦耳;t秒。(1瓦=1焦耳/秒。1千瓦=1000瓦)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如果一个物体能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有能量(能量)。

2、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和质量越大,其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因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6、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起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因弹性变形而具有的能量。

8、物体的弹性变形越大,其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方法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做不规则运动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内能也称为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传热。这两种方法相当于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5、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加。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会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部的能量就会减少。

7.所有能量的单位是:焦耳。

8、热量(Q):在热量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关于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当某种物质每单位质量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个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为:焦耳/(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为:C=4.2103焦耳/(kg·)。其物理意义是:每公斤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焦耳。

坐等三连击~

您的支持是小编持续更新的动力!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