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理论书,学前教育理论书籍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教育理论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前教育理论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前理论内容是什么?
学前理论内容涵盖了儿童发展、教育理论、游戏理论、音乐理论、美术理论等多个方面。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旨在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如果要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有系统认识,建议《学前教育学》这本书。其中包含了教育基本概念,正确的儿童观,家庭教育,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各年龄班教育的特点,监护人的责任等都有详细介绍。
布鲁诺的学前教育理论?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
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虽然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有唯心主义观点,但他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幼儿理论有哪些?
幼儿理论有:幼儿教育的意义、国外幼儿教育学思想、我国幼儿教育思想、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幼儿园的任务、幼儿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等。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代表人物与学派思想。分为古代幼儿教育思想和近代幼儿教育思想。
一、国外著名幼儿教育家理论简说
纵观国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幼儿教育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十五世纪前的“孕育阶段”, 这一阶段幼儿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有几位教育家提出了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十八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中叶的“初创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二十世纪后期至今的“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科学基础。
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代表人物与学派思想。
(一)古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五世纪前“孕育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1、柏拉图。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主张。教育思想有二:第一,强调心灵与体质的和谐发展;第二,重视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2、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教育思想有三:(1)顺应自然,保护健康,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2)5岁前通过游戏进行身体活动,多听故事,少做学业活动;(3)5岁后适当开始学业活动,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昆体良。罗马的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凸显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二)近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夸美纽斯、卢梭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教育理论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教育理论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