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2009年重庆市高考状元(2009重庆高考)

2009年重庆市高考状元(2009重庆高考)

学前教育 2024-08-28 14:22:44 192 教育网

原标题:2009年,重庆考生以总分659分成为高考状元。他们满怀信心地申请了北京大学。学校表示不会录取他们。

十四年前,当2009年高考成绩公布时,一名考生得知成绩后尖叫起来,旁边的父母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2009年重庆市高考状元(2009重庆高考)

来自重庆市的何传阳高考以659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文科状元。此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纷纷争相报道。

与此同时,何传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仪已久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但就在所有人都毫无疑问地相信这位重庆状元一定能实现梦想,考入北大的时候。

不过,北京大学发布官方声明,表示不会录取何传阳。

从高考状元到被北大拒绝,一夜之间差距巨大。这背后的真相引发了诸多猜测。然而这一切却因为父母的不解而发生。

1、性能优良、表现突出

何传阳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当地学校招生办主任,母亲在县委工作。

父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何传阳从小就对学习感兴趣。他三岁开始阅读经典童书,五岁开始背诵名诗。他一直热爱文学和写作。

中考时,他不负众望,考入了重庆市一所重点高中。从小到大,何传阳一直是父母的骄傲。文学功底深厚,喜欢运动,会弹古筝。他根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在同学眼中,何传阳是一个性格外向、活泼的人。作为班里的男生,他特别喜欢古典诗词和四大名著,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大作家。

他在学习上也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是同学们努力学习的榜样,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重要的是,作为文科生,何传阳的成绩从来不偏科,数学成绩也很好。在朋友眼里,他是考上重点大学的榜样。

何传阳的高中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位她引以为豪的学生时,她表示何传阳是一个性格开朗的男孩,积极参加班里的各种活动和比赛。

在各类诗歌比赛、作文比赛中,他总是取得好名次。他是名副其实的尖子生。同时,他对题材也不偏袒。各科老师对这个成绩好的学生都非常满意。

记者还了解到,何传阳成绩优异,班里从未跌出前十名,但想要拿到第一名却很难。

2、父母厚重的“爱”

何传阳的父亲是相关部门的主任。他对高考招生的各种加分政策非常熟悉。特殊人才、烈士子弟、少数民族学生均纳入高考加分政策。

因为他熟悉这样的加分政策,作为一个父亲,他要为儿子的未来考虑。

因此,当何传阳在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的时候,当他得知何传阳在重点高中的成绩并没有一直稳居第一的时候。

为了让孩子考上清北名校,何川阳的父母决定铤而走险,将儿子的民族改为少数民族,以获得20分的加分。

当高考成绩公布时,何川阳的父亲看到儿子在高考中获得了“文科状元”,显得特别高兴。一家人开始庆祝儿子考上了名校。

然而此时,有媒体爆料称,重庆当地人反映,当年高考时有人将民族改成少数民族,以获得20分加分。

于是,重庆市官方部门开始调查此事。几天后,官方部门证实该消息属实。令人意外的是,何传阳竟然是非法候选人之一。

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有人说:“何传阳有能力,即使不加20分,也能考上北大,但要为父母一时的迷茫付出代价,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太残酷了。”

还有人表示:“何传阳必须受到平等对待,造假者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其他考生的权利必须得到保护。我们也希望何传阳能从这次高考中吸取教训,学会思考人生。”

在舆论持续发酵的同时,何传阳的家庭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质疑声中,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都没有录取何传阳,他的父母也因此被开除。

原本各大名校都在向他招手,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也指日可待,现在却遭到四面八方的言辞批评。如此巨大的差异,让何川阳的父母对儿子深感遗憾,但事已至此,他们能做的也只有道歉和反思。

经过多方考虑,北京大学最终决定不录取重庆高考状元。

因为公平诚信永远是讲不出来的,所以有关教育部门可以严格执法,毫不留情地取消他的入学资格。他们应该给公众一个解释,并让其他候选人吸取教训。

毫无疑问,高考状元作弊是否应该受到惩罚的答案。就何传阳而言,北大的决定是明智的。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情况而感到怜悯,从而破坏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规则。

因此,取消何传阳入学资格的处罚是必要的。

让其他正常参加高考的孩子得到应有的公平,同时也让公众引以为戒。

何传阳事件给全国所有高考考生敲响了警钟。高考是一条公平的轨道。不要想着利用加分政策来占便宜。努力学习,你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

谁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17岁遭遇人生重大挫折,不是什么好事。

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这次没有发现加分的话,何川阳可能会有侥幸心理,认为人生很多事情都有捷径。

冒险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总是羡慕那些成功的人,看看谁通过某种手段进入了好学校,从而形成了连锁反应。

殊不知,这种做法无情地践踏了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所以,何传阳的遭遇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对于公众来说也是一个反面的教训。

何传阳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自己对父亲诈骗的感受。他觉得父亲出于对他的爱而犯了错误。虽然他的行为不妥,但他还是原谅了父亲。

何川阳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平静,没有任何的羞涩。在何传阳父亲改变儿子种族的过程中,何传阳是否知情的问题一直是舆论的中心。

在记者面前,何传阳大方承认:“我现在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当父亲告诉我事实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

作为未成年人,何川阳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但他并没有推卸和责备。

3.复读一年,圆北大梦

何川阳道:“我已经付出了代价,请收我为教训吧。”

他以总分659分成为高考“文科状元”。同时,他在填写申请时,只申请了北京大学。

因此,北大放弃录取的决定,意味着他必须做出人生下一个重要的决定。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何传阳决定复读一年。

何传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没有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我也会有勇气再去尝试。我不会感叹自己的命运,我会相信自己的力量。”

易卜生说:“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独自承受一切的人。”依靠别人只能是一时的,依靠自己才是一辈子的。人生最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一次又一次的奋起。

在一年的复读过程中,何传阳顶着舆论压力,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他只是想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

幸运的是,父母对他重返校园的决定给予了全力支持,老师和同学也鼓励他在困难时期继续前进。

“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你的北大梦”。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何传阳顺利完成了一年的复读。

2010年,何传阳完成复读后正式参加高考。这次高考,他不负众望,顺利拿到了674分,位列重庆文科第十名。

成绩出来的当天下午,北大招生团队就与何传阳签订了预录取协议。何传阳终于实现了北大梦想,考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光华管理学院。这是通过努力和汗水换来的成果。一。

风雨过后,彩虹终于出现。从此,何传阳的高考之路终于结束了。

经历了这次风波,我相信何川阳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我相信他也会有一个成年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会误入歧途。

高考事件已经过去,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他在未来会做得越来越好。

几年后,记者了解到,何传阳在北大的四年里非常努力,获得了各种奖学金,并积极参加校园的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

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的努力让他获得了北大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了理想的雇主,前途一片光明。

他依靠自己的力量反驳舆论,让那些不相信他的人看到他的成功。与此同时,他的生活也终于回到了正轨。

回顾这件事,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并不缺乏重新开始的勇气。同时,诈骗事件发生后,他并没有怨恨父亲,而是原谅了他的错误。

被北大拒绝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心情郁闷。相反,他重复了自己的学习,给自己和父母一个很好的解释。

本案中,何传阳的父母利用职务之便,随意改变孩子的种族,为政策加分,也值得我们关注。

世上有可怜的父母。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上学还是找工作,有的父母总会想尽办法帮助孩子。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培养孩子的能力,而是害怕孩子。你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被别人超越。

这种只信权力不信能力的不健康心态必须及时纠正。父母也要知道,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孩子才能在这个社会站稳脚跟,走得更高、更远。

同时,此事件发酵后,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政策的弊端,并宣布高招公告制度将逐步变得更加公开透明。

2009年5月25日,重庆市招生办按照教育部“阳光招生”的有关规定,在网上公布了全市高考加分考生名单。

官方逐步完善了社会举报机制,增加了失信人员造假的风险,也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来监督此类工作。如果没有尊重,系统的有效性就会受到限制。

如果一个人做事缺乏敬畏之心和起码的道德底线,那么再好的制度,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做诚实人,做正义事。

此次事件涉及种族造假问题,也引发了一些舆论对加分政策的看法。社会强烈要求教育改革。官方的回应将使招生过程真正公开透明,从而树立教育的公信力。

高考加分政策不变。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体现。

但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审查和监督机制,让高考加分政策在阳光下运行,让高考成为底层弱势群体改变命运的渠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理、政治、历史等综合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为此,国家采取措施,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考考生给予加分。然而总有人趁机任意篡改自己的种族,以达到加分的目的。

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这也是何川阳事件给我们的重大警示。

总结

从高考状元到复读一年,再到顺利圆北大梦,进入光华管理学院。

何传阳的高考之路比较坎坷。17岁的他就不得不经历这样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但我们并没有从这件事中看到他的退缩和怯懦。

他毅然选择复读,满怀热情地完成了学业。这位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顾整个事件,这起诈骗事件无论从加分政策的监管、相关官员的滥用权力、网络媒体的力量等方面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公平正义不容打破。这是何传阳17岁的人生告诉我们的。

人生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不要想着耍小聪明或者欺骗,而是低着头做事。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捷径。只有你所经历的,你所取得的成果,才不会让你失望。

-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