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实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实录)

家庭教育 2024-05-17 06:16:25 478 教育网

《中外历史纲要》(第一部分)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有三类,分别是“古人类与石器时代的文物”、“从部落到国家”、“商周和西周”。这三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讲述了我国如何从原始社会组织走向早期国家。编者的意图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考古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那么,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学习对于当前高中生的复习有哪些重要的指导意义呢?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实录)

1.尚无定论的学术观点

“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具体路径研究”这一学术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专家们深入研究和讨论的课题,但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学术说法。著名历史学家林甘泉说:“探索中华国家的起源,不仅要重视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参考国外现代文化人类学的最新成果,更不能忽视古代的历史记载。”文献记载的从原始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历史,隐含在历史传说中的史料。”

2.研究历史的方法

那么,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就是探索和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高考考生经常考查的历史方法。本课程提供的考古资料包括:《元谋人门齿化石》、《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祭坛及石墓》等,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古代中国人类的起源。“学习与思考之窗”、“史料阅读”、“探索拓展”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供学生阅读和思考。两者结合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具体方式。

3、两道典型高考题

(1)(2019·新课程标准全国高考卷一·24)据学者考证,商朝17代共产生30位国王,其中多为兄弟;西周共11代,产生11位国王。这反映了()

A。退位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关系减弱

本题考察《商周政治制度——王位继承制度》。标题行“商朝出十七代三十王,多为兄弟;而西周则出十一代十二王”说明了西周王朝的王位继承时间比商更长。王朝。这是因为西周建立了宗法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皇位继承方式发生变化,故选择B。

(2)(2017·海南高考·1)考古人员在河南辉县琉璃采发掘春秋诸侯墓,出土了一件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A.宗法制度的瓦解B.封建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本题考察《商周政治制度——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被毁》。问题中,诸侯使用的九鼎,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诸侯的傲慢破坏了礼乐制度对贵族日常行为礼仪的规范。礼乐制度已被破坏,故D项正确。

新版教材中,编者提供的新史料、新知识点将是当前高中复习的重点内容。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旧版教材中并没有详细描述。新版教材不仅重点介绍,还增加了两张地图来说明文物;内外役制、中国人民暴乱、共和政体等都出现在教科书中,而宗法制度在新版教科书中被淡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目前的高中生考试。

我是历史老师阿武。欢迎您的关注、分享和评论。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