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 初中数学成绩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措施)

初中数学成绩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措施)

家庭教育 2024-06-06 08:26:43 876 教育网

第一,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

出现在:

初中数学成绩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措施)

(一)考虑的问题不全面,不进行分类讨论。

对策:1、关注几个经常需要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就初二暑假的知识点来说,平方根的对偶性。2.学习如何讨论,写下每种情况,然后分别解决每种情况的结果。

(二)自信心不足,不敢采取行动。

原因:1、对题型本身把握不好,没有想法;2、不知道有些想法是否正确,不敢写;3、不会写流程;4.我知道怎么做,但是我懒得写。后果:考试比作业还差。

解决方案:

1.向老师请教,比较相似的例子,寻找相似之处;善于总结

2、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写下来。我们害怕在草稿纸上写字时出错。愿景给我们带来的想法远多于幻想;

3、上课认真记笔记,将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有几何模型和代数步骤。多模仿老师解题的过程,变得更加熟练;

4、谨防那些一看就错的“简单题”;

5、我们可以多尝试,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不懂就不要问

学习最重要的是“勤”,关键在“问”。有些学生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做任何事。结果他们一做题就出错。也就是说,你所谓的一切知识都是假的。

解决办法: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问题,否则问题就会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对数学缺乏信心,失去兴趣。

(4)上课不爱说话,不听从老师的想法。

后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觉不满足,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低下。

对策:积极解答问题,参与教学。不管你的声音有多小,你都必须大声说出来。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得到锻炼。

第二,学习习惯的方面的问题

出现在:

(1)看到题目就跃跃欲试,但想不清楚。

解决办法:这个时候学生应该多看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和综合题。看清楚问题已有的条件,将其转化为数学公式或你理解的其他方法,并在图上标记出已知的条件。

(2)计算不慎。

解决方案:

1、解决问题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并写下详细过程;

2、规范做题,不丢步、不跳步;善于总结和积累容易混淆、易犯错误的知识,以便有的放矢地练习。

第三,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

(1)简单题我不想做,但难题我不会做。

原因:心浮气躁。

后果:初二、初三学习成绩会直线下降。

解决办法:强迫自己认真完成每一道你会做的题,认真思考每一道你不会做的题。我保证我会做正确的事,如果我做不到,我会问。毕竟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学不好,最担心的就是你。记住,不要放弃。

(2)不要写出做题的过程。

后果:1.无法写流程;

2.考试没有流程分数;

3、思考不严谨,导致出错或漏答;

4、问题没有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把数学写成文字,用文字写下你的思维,用数学语言表达你的思维过程。每个步骤从何而来、做什么,只有写在纸上才能清楚地看到。同时,练习写作技巧和正确的排版也会对考试有所帮助。把简单问题的思路整理一下,这样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逐步解决每个部分。只有练习你的思维逻辑,你才能全面、清晰。

(3)自我放弃。

解决办法:这类学生主要是在数学学习中找不到自我成就感。既然如此,要想学好数学,需要努力、相信自己,但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也很重要。

初二数学有很多难点。我们需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从一开始就把基础打牢,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但是,我们一定要及时提出问题,否则问题就会日积月累,最终导致你对数学没有信心,对数学没有兴趣。如果你想在数学成绩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当然你还是需要努力,有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按照预定日期测试计划的完成情况。

从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同学生常见的数学学习问题可归结为三点:畏难、计算错误、逻辑混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畏难情绪

很多学生看到不熟悉的题型都会退缩、回避,甚至表现出恐惧。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恐惧学习”。而这种情绪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入初中后,数学从数字跳跃到代数,从点、线、面的简单计算跳跃到复杂的证明和推导。学生更容易遇到困难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解决难题时遭遇挫折或从未有过成功感,逐渐产生了畏难心理。如何重建数学学习的信心?

1.心理暗示:它真的很难吗?!其实它并没有这么难,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我再坚持多思考几分钟试试;

2.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我们做习题的目的是查缺补漏,是通过练习的错误发现自己掌握不够深刻的题型从容再有针对性地去攻克相关题型。问题的浮现总比问题存在却毫不知情来得更有意义;

3.冷静读题,回忆相关知识:所谓的难题,又或者让人产生畏难情绪的题,多是一种创新题,一种学生看着觉得陌生无从下手的题。这种时候建议学生冷静读题,逐一分析每个条件的作用,联想每个条件所涉及的理论,当你对知识点足够熟悉时,或许一个条件就足以让你找到解题切入点;

4.寻求小贴士,同学老师为你加油:当局者迷,有时思路较为混乱时难免会对显而易见的要点视而不见,不妨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通过他人的提示尝试自己找到解题方法。

二、计算失误

优秀的学生常常因为计算而考试失败。然而,计算是一项从小就伴随我们、甚至伴随我们一生的技能。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犯错误呢?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计算错误带来的遗憾?

1.寻找错误根源,牢记计算规则:所有的错误总是有原因的,如果每一次我们都归因为“失手”、“不小心”,这难免会有自欺之嫌。不管是作业、测验还是考试,但凡是涉及到计算错误的都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是计算过程中不明确运算规则吗?是抄错了数字符号,还是手比脑快写的跟想的并不一致?只有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有找到明确的应对方法,因此,不要再去逃避计算错误了,是不是一时不小心,希望你能更清楚,更了解你自己;

2.多一点强迫症,反复回头检查,适时利用“还原法”:计算总涉及琳琅满目的数字和符号,容易让人抗拒,但是再想想,你是否也同时在抗拒获得高分?数学,尤其是代数,需要那么一点强迫症,适时地回头检查,检查题目步骤是否抄错,检查去括号时有没有注意符号的变化,检查提取公因式时是否每个项都提取了等等,如此一来十几秒的检查时间,就可以保证到我们前面所花的时间都是有效的,能争取分数的时间。另外,代数的检查大可以采用“还原法”去检查,由于做题时只能按顺序解答,但检查时若能逆向地检查,倒序地检查,把我们所做的计算从结果还原到条件,我们就更容易通过不同的角度发现错误了;

3.不依赖计算器:不少学生讨厌计算,上初中后可以使用计算器无疑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了便利,但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计算水平,甚至是不能使用计算器时连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字的加减也增大了错误的可能性。对计算器的态度应是,无法口算也无法笔算时使用,考试时间紧迫时使用,即可以使用,但不依赖;

4.适当的奖惩:当我们清楚了自己的问题之后,该做的就是逼着自己去改正。一而再地犯同一个错误的同学,可以适当地给自己一些惩罚,当然做得好的时候也有奖励,至于如何惩罚如何奖励,那就看你自己到底有多想把计算失误的坏毛病改正过来了;

5.多想想“如果……那么……”,明确自己的实力:或许你如果没有算错数,那么你就是全班前三名?或许你如果没有抄错题,那么你就能把这道难题完完整整地做出来?或许你如果没有计算失误,那么你就能上到你理想的高中?很多的如果,我们做的这些假设不是自欺,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假设,明确自己的实力,如果你还有不甘,那就改变吧孩子!

三、逻辑混乱

学生能够说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者成功找到证明方法,但在表达过程中出现逻辑混乱,导致无法获得全部分数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怎样才能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呢?

1.夯实基础,牢记定理,理清每一步的因果关系:只有清楚每一步的理论依据,什么样的条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我们才能谈得上表达。而表达最根本的仍是我们对相关定理的熟悉程度;

2.适当做笔记,随时翻阅定理与公式:数学学习中要记的公式或定理并不多,但要完全记住却也总会需要一定时间,若能适当地做总结,选取属于自己的记忆方式,定能事半功倍;

3.从书写工整抓起,别让阅卷老师混乱了:书写习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思路,若能工工整整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即便是检查,也能更清晰。日过字迹潦草到自己都无法辨认,那阅卷的老师又如何去猜测你的想法?数学的书写不是书法,不要求艺术性,只要工工整整就够了;

4.反复总结易错点,做个了解自己的人:简答题的逻辑混乱,是对某个定理不熟悉,还是对某种辅助线作法未理解?反复地总结,把自己最薄弱的攻克下来,相信没有什么能难倒你的。

数学学习习惯并不是你不关心的事情。中考时关心,才能关心成功。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落实要求,从做作业开始改变,一点一点改正自己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获得高分的最佳捷径就是从平凡做起,让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