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渔场之首(世界四大渔场是哪四大渔场)
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世界海洋国际上分为16个大渔区,即太平洋和大西洋分为西北、东北、中西部、中东、西南和东南部分。印度洋分为东西两部分以及地中海、黑海和南极海域。根据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世界海洋分为四大渔业,即北太平洋渔业、东北大西洋渔业、西北大西洋渔业和秘鲁沿海渔业。
今天我们餐桌上的主要海鱼大多产自大西洋和太平洋。秘鲁、纽芬兰、北海和北海道四大渔场被洋流划分,作为中心渔场,分布在世界各大洋四大渔场之间。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四个世界著名的中心渔场。
北太平洋渔业
北海道渔场
北海道渔业位于亚洲东部、日本北海道岛附近海域。它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由于海水的密度差异,密度高的冷水下沉,密度低的暖水上升,引起海水的垂直搅动,将海底沉积的有机物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另外,寒流与暖流的交汇会产生“水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洄游鱼类的活动。由于捕捞业技术的进步和养殖渔业的不断发展,这里已成为世界级渔场。
北海道附近的海水稀有且未受污染,四面环海的北海道是鱼类的宝库。寒流变密后,潜入暖流水层之下。其前缘与黑潮之间形成“潮汐带”,鱼饵极其丰富,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主要渔业品种包括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秋刀鱼和远东沙丁鱼。
三文鱼
三文鱼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物。我们市场上常见的鲑鱼,大西洋鲑鱼(99%)是人工饲养的,而太平洋生产的鲑鱼80%以上是野生捕获的。
三文鱼的吃法有很多种。日本人会把三文鱼切成生鱼片或者做成寿司,还会把三文鱼头做成盐烤三文鱼等菜肴。欧洲人和美国人会用热熏或冷熏的方式来烹饪。烟熏三文鱼,或者将三文鱼罐头储存起来。
狭鳕
波洛克也被称为波拉克。狭鳕身体细长,背部和侧面平坦。体长可达900毫米,头部和身体有小圆鳞。分布于日本海南端至楚科奇海及白令海峡北侧的加拿大海岸。有少数可以沿着寒流到达朝鲜半岛西侧。是冷水性海洋鱼类,也是日本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鲱鱼
鲱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其鱼群密集,个体数量无与伦比。可以说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鱼类。青鱼密集的游动,场面非常壮观。在鲱鱼开始大规模洄游的前两到三天,一些体型较大、颜色鲜艳的个体充当先锋,为它们开路,随后岸边就会出现密集的鱼群。
渔民可以根据岸边水的颜色、海水的运动情况、鱼群引起的特殊水花以及大群海鸟在水中盘旋和鸣叫的情况,准确判断大鱼群的到来。天空。这时候就需要立即下网捕鱼。
秋刀鱼
秋刀鱼是一种中上层鱼类,栖息于亚洲和美洲沿岸的太平洋亚热带和温带水域。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温带海域。它是一种冷水性洄游性鱼类。
日本太平洋一侧的秋刀鱼于8月至12月从北海道南下至东北地区至日本南部海域,2月至7月北上,从北海道至千岛群岛入海。它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味道鲜美,可蒸、可煮、可炸、可烤,而且价格便宜。
东南太平洋渔业
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是四大渔场中唯一一个不是由暖流和寒流交汇形成的。
秘鲁海岸位于东南信风带内。东南信风从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导致沿岸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部海水上升对其进行补充,形成向上的补偿流。这种补偿流将营养物质从海底带到海洋。到了海面,表层海水在风的影响下向北流动,而远离原来海域的海水则得到深层海水的补充。海水深层出现,从海底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盐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和虾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形成了大片的渔场。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业之一的秘鲁渔业。
凤尾鱼
鳀鱼是鳀鱼科部分鱼类的总称,又称鳀鱼条、海鳀鱼、水烂、老眼屎、鲭鱼食。嘴巴大,位置低。口鼻部钝而圆形,下颌比上颌短。身体覆盖着薄薄的圆形鳞片,很容易脱落。没有边线。腹部圆形,无梭形鳞。尾鳍分叉。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有很强的趋光性,尤其是幼鱼。小鱼,产卵鱼群长度75-140mm,重量5-20g。90%以上的凤尾鱼用于制作鱼粉和鱼油。
东北大西洋渔业
北海渔场
北海渔场位于大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荷兰低地之间。北海西临大不列颠岛和奥克尼群岛,北临设得兰群岛,东临挪威和丹麦,南临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濒临大西洋向西南经多佛海峡和英吉利海峡。
北海渔场由温暖的北大西洋洋流和寒冷的东格陵兰洋流交汇形成。冷暖流在这里交汇,冷暖流交汇形成上升流。在上升流区,海水不断地从下层流向表层,下层海水中分解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也被带到表层。因此,该海域水质肥沃,形成北海高产渔区。鱼产品丰富,品种广泛,主产鲱鱼、鲭鱼、鳕鱼等鱼类。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鳕鱼、鲱鱼和毛鳞鱼是北海渔业的主要鱼类。
鳕鱼
鳕鱼是鳕鱼科鱼类和鳕科其他科鱼类的统称。有50多种,是主要食用鱼类之一。鳕鱼原产于从北欧到加拿大和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21世纪初,鳕鱼的主要生产国是加拿大、冰岛、挪威和俄罗斯,其中挪威的北极鳕鱼早已闻名。
北海渔业是最繁忙的,不仅因为它们位于该国沿海以及欧洲和其他大陆之间散装货物的主要航线上。也是因为小鳕鱼引发的不断的冲突和战争。
美国独立后,欧洲渔船将重点转向冰岛水域捕捞鳕鱼。1944年,冰岛从丹麦手中获得独立。1958年,冰岛宣布将领海扩大到距海岸12海里。此举激怒了英国人,伦敦悍然派出37艘皇家海军舰艇前往冰岛海域为自家渔船护航,第一次“鳕鱼战争”爆发。
1971年,冰岛再次宣布禁渔范围扩大至50海里。英国政府派出七艘主力军舰恐吓冰岛,第二次鳕鱼战争爆发。
1975年10月15日,冰岛再次宣布禁渔区扩大至200海里。两国之间再次发生冲突,第三次鳕鱼战争爆发。冲突持续了五个月。直到今天,冰岛仍然是鳕鱼的主要生产国之一。
鲱鱼
“闻名世界”的鲱鱼罐头产于西北大西洋的北海渔场。鲱鱼都属于鲱鱼科。有64属180多种。它们的大小从几厘米到半米不等。除两极外,它们常见于世界各地的所有近海水域。他们看起来很相似。类似的,都是蓝灰色、细长的小鱼。所有的鲱鱼都只有一个背鳍,而且这个背鳍上没有硬刺。此外,大多数鲱鱼没有侧线。
毛鳞鱼
毛鳞鱼因鱼体有新鲜的类似黄瓜的气味而得名。也称为胡瓜鱼和沼泽胡瓜鱼。毛鳞鱼的身体拉长,下颌明显从上颌突出。体背侧呈深褐色,腹侧呈银白色。鳃盖上常散布着小黑点。体长可达25厘米。
毛鳞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采用围网捕捞。加拿大和挪威的年产量约为50万吨。一般将其制成干品,然后烧烤食用。主要吃产卵的雌鱼。
西北大西洋渔业
纽芬兰渔业
纽芬兰渔场位于纽芬兰海岸,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它是由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流在纽芬兰附近海域交汇而成。
渔场的发展间接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为了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海上贸易和航线的垄断,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打算另辟蹊径,寻找一条“西北航线”。不经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他选择了航海家约翰·卡波特,率领一支由两艘船组成的小舰队,开始了在冰冷的北方海域的探险。
在这次探险中,卡波特的船队意外地在纽芬兰发现了盛产鳕鱼的大渔场。这里的鳕鱼产量巨大,而当地人却人烟稀少。卡波特等人认为这是天赐之物。随着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它也逐渐成为纽芬兰渔场的主角。它从纽芬兰贩运大量干鳕鱼到欧洲各国,赚了无数的钱。可以说,如果没有纽芬兰的鳕鱼干,欧洲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体力雄厚的劳动力来发动工业革命。
曾经肥沃的渔场现在正在逐渐消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捕捞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十分普及。这些拖网渔船使用网眼细的大型拖网在海底掠过,所到之处都会杀死鱼类、海龟、虾和螃蟹。这次,人们不需要将“成果”运回岸上进行处理,因为大型渔船配备了现代化的冷冻技术,一站式操作可以将捕获的鲜鱼快速冷冻,保持新鲜。
无论鱼儿是否处于繁殖季节,这些渔船都全天候作业,风雨无阻。据统计,这艘大型渔船一小时可捕捞200吨鱼,是16世纪传统渔船整个渔季捕获量的两倍。
1949年,正当鳕鱼即将面临灭绝之际,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成为加拿大第十个省。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发布纽芬兰渔业禁渔令。这使得纽芬兰最大的产业——经营了近500年的渔业瞬间破产,导致近4万名渔民失业。然而,直到2003年,即禁渔令实施11年后,纽芬兰的水域仍然一片死寂。以前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鳕鱼,如今却是一遇难求。
纽芬兰渔业的主要鱼种曾经是鳕鱼,但经过近一百年的过度捕捞,鳕鱼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恢复起来极其困难。还有鲑鱼、鲣鱼、带鱼、鲱鱼、秋刀鱼、鳎目鱼、鲭鱼、黄鱼、鱿鱼、金枪鱼等。
鳕鱼
鳕鱼对纽芬兰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可以说是成野鳕鱼和白野鳕鱼。1992年,鳕鱼数量已下降至20年前的2%,加拿大联邦政府终于醒悟,宣布禁渔,永久禁止拖网渔船在纽芬兰渔业作业。
世界上第一张鱼类邮票(纽芬兰鳕鱼)纽芬兰于1865年11月15日发行了鳕鱼邮票,这是世界上第一张鱼类邮票。
金枪鱼
相关资讯
-
世界四大渔场在哪里(世界著名四大渔场分布在哪个国家)详细阅读
好内容值得转发分析渔场形成与分布格局的一般思路渔场是渔业资源丰富、鱼类聚集、捕捞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可以推断鱼群聚集的原因,思考过程为:鱼群聚集丰富饵料(浮游生…
2024-08-26 08:56:36 891
-
四大渔场形成的原因及条件总结图(四大渔场形成的原因及条件总结图片)详细阅读
综合来看,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水域,即大陆海底从海岸延伸到水深约200米的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旺盛,河流入海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
2024-07-02 16:23:10 542
-
世界四大渔场之首(世界四大渔场是哪四大渔场)详细阅读
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世界海洋国际上分为16个大渔区,即太平洋和大西洋分为西北、东北、中西部、中东、西南和东南部分。印度洋分为东西两部分以…
2024-04-30 05:43:29 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