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最新进展(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释放什么信号)
哈尔滨开始对编外人员“出手”。3月20日,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宣布,市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清理规范非人员用工工作。消息一经公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当地《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公告显示,非职工就业清理规范工作将从3月份开始,到6月底结束,分自查和自查三个阶段实施。自查、组织实施、检查监督。
根据《方案》,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对象为哈尔滨市机关及市属事业单位现有职工、行业专职人员、单位在职人员和个体户(统称“编外人员”)。雇员”)。
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有关方面的要求,哈尔滨市正在按照确定的计划、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这项工作。“其实各地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只是方法不同。”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到优化机构资源配置、精简地方党政机构人员编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确定。根据实际研究。
在此背景下,哈尔滨的编外人员清理工作尤其值得关注。哪些编外人员将被清除,如何清除?
哪些编外人员将被清理
“编外人员”是指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是指在工资上的人员,一般是指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专门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其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
从机构类型来看,最为公众所熟知的是行政科和业务科。前文提到,哈尔滨市清理的“编外人员”是指市属机关、市属事业单位现有职工、行业专职人员、单位在岗人员和个体户。
总体来看,《方案》比较完整,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原则、清理范围和对象、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工作要求等。
谁将被清除?《方案》主要任务中提到精简外籍人员数量和清理规范用工行为。其中,列出清理规范用人行为11项,包括行政执法、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保密等岗位的编外人员;已完成临时、阶段性工作且合同期满未续签的编外人员;人员使用与核定岗位不符的编外人员;编外人员自愿离职,经考核不适合该岗位的;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未实施劳务派遣的编外人员;实行社会化服务外包但仍聘用、混合使用编外人员;因历史问题而产生的编外人员。
此外,超出限额控制标准的编外人员和行业专业人员;保安、保洁、绿化、食堂等可通过社会服务外包的岗位人员;其他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也纳入清理范围内。
《方案》还提到,医院、高职院校、公证处、仲裁所等用人单位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个体户人员清理和规范工作,逐步改造个体户用工人员转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除了清理和规范用人做法外,还必须精简编外人员的数量。《方案》提到,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能够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不再使用编外人员。用人单位必须制定年度编外人员裁减计划。市级机关编外人员裁减原则上5年内完成,每年裁减不少于本单位编外人员的20%。市属事业单位非编制用人结合职能调整,适度降低人员空缺率(空缺率5%-15%,编外人员精简5%;空缺率15%-25%,编外人员减少10%;人员空缺率大于25%,编外人员减少15%)。
一位组织系统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人员空缺率越大,编外人员减少的幅度就越大,这是符合逻辑的。空缺率大,意味着可用人员数量较多,可以优先使用编制内的人力资源。
前述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协调职工与编外关系、调整内外部人员的博弈。
编外用工何来
编外人员就业在各地都很常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良告诉记者,类似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哈尔滨,沿海发达省份也存在这种现象。编外人员就业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普遍。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欣也向记者提到,不少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现象十分突出。即使编外人员不占用编制,也主要由政府支付。
马良认为,原因有很多。首先,人员配置是刚性约束。有的地方政府管得很严。扩建和增建需要严格的程序。现实中,人才需求量大,因此存在编外用人的现象。
其次,可能是备战资源配置不合理。马良说,中央缺人,可以从地方借调,省级地方政府缺人,可以从下级政府借调。但基层政府缺人,无法借调,只能通过编外用工来解决。
除了上述原因外,刘欣补充道,单位在使用编外工时往往缺乏足够的约束机制,经常出现自我膨胀的情况,导致管理成本越来越高。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魏娜表示,编外人员大量增加与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增多有关。一方面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够。
魏娜向记者提到,从现实来看,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和提供的公共服务正在不断增加。随着行政事务的增加,政府的职能也必须发生变化。如果管理方法不科学,编外人员也会增加。
在维娜看来,政府和用人单位对编外人员缺乏管理和监督,是编外人员增加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理编外人员之前,哈尔滨近年来至少进行了两轮事业单位改革,在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上“出手”。
2018年,哈尔滨市制定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控编减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相关目标。
据哈尔滨市机构编制网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底,市级机关(含直属事业单位)编制总数精简21.5%,市级事业单位编制总数精简36.2%,超额完成三年行动目标。
据2021年7月《黑龙江日报》报道,继2018年启动并完成一轮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哈尔滨市继续实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哈尔滨市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规模进一步减少。
报告提到,哈尔滨市精简同级事业单位47个,占19.3%,精简公共服务机构人员8246人,占25.3%。市辖区机关精简177个,占21%;事业单位精简人员7816人,占22%。
释放了什么信号
近日公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号文中提到,地方党政机关裁减人员编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根据实际研究确定。
公开报道显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哈尔滨是第一个公布清理编外人员方案的城市,但在此之前,多地已开始清理编外人员。
今年2月,安徽省桐城市召开市级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座谈会。会议表示,清理解聘不是最终目的,而应以此为契机,规范整顿编外用工乱象,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此前,2022年,湖北省房县开展了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湖北省监利市召开会议,决定对监利市各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进行清理规范。
据海南媒体报道,海南省万宁市285个行政事业单位2021年将裁减编外人员1336人,全年节省财务费用3079万余元。
哈尔滨已明确出台启动清理编外人员的方案。它发出什么信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聂惠华告诉记者,其他地方政府也可能出台类似措施。
聂惠华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中央决定精简编制,地方政府会有所行动。编外人员与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编外人员清理完毕后,人员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二是地方财政紧张。疫情过去三年,经济下滑,财政支出增加。清理编外人员可以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治理效率。
维娜也认为,淘汰编外人员是一个信号,先从淘汰编外人员开始,然后逐步减少内部人员数量。她特别提到,“清理”编外人员并不合适,应该有一个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市公布的《方案》提到,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依规开展人员清理工作,畅通编外人员退出机制,保护编外人员合法权益,推进社会化服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考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白志立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推进编外人员清理工作,主要原因有三:一一、地方政府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财政压力加大;“清理”编外人员可以节省行政资源。二是贯彻建军简政、减员增效的长期传统。三是要规范编外人员管理。
白志立还表示,要加强制度建设,填补编外队伍管理制度的空白。“编外人员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不能盲目否认他们的作用和作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人员管理改革。”他说。
刘欣提到,编外人员清理工作要避免“一刀切”,避免流于形式。要明确各单位的组织定位和主要职责,然后据此进行科学核算,人员配置尽量合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梁泽明
相关资讯
-
巫山教育机构招牌清理,教育机构 招牌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巫山教育机构招牌清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巫山教育机构招牌清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成都的…
2024-07-25 17:36:34 0
-
云岩区教育培训机构清理,云岩区教育培训机构清理公告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云岩区教育培训机构清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云岩区教育培训机构清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云…
2024-07-07 04:24:10 0
-
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最新进展(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释放什么信号)详细阅读
哈尔滨开始对编外人员“出手”。3月20日,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宣布,市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清理规范非人员用工工作。消息一经公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当地《哈…
2024-06-16 21:36:57 112
-
宠物清理教育培训,宠物清理教育培训内容详细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宠物清理教育培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宠物清理教育培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母狗什么时候做…
2024-06-12 23:25:05 0
-
天津户籍清理整顿(天津清理户口名单)详细阅读
大家都知道天津的高考有多简单。可以说,全国第一省份的录取率,尤其是985和211,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这让无数人兴奋不已。学士学位率达到70%,基本上没有一个…
2024-05-24 18:35:36 980